第一章指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软考知识点(第一章已完结)_程序猿幼苗的博客-CSDN博客
第二章指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软考知识点(第二章已完结)_程序猿幼苗的博客-CSDN博客
本专栏将会更新完整~
第3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本章学习建议
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第3章知识涉及的面非常的广,一般每次考试考查16分左右,此部分对有基础的同学,掌握历年的考点后,并不是很难,对于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同学需要认真学习,此部分可能会涉及到超纲的知识_点;对待这些内容,大家尽量得分。非IT的同学别过于担心,在项目管理万面多得分吧!我们学习要以教材为准,当然此部分的考点也可能会超出教材,比如最近两次考试中出现的最新的十四五规划、信息化的时事及前沿的信息技术,请大家认真学习下面的考点。主要考点:(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设备、DBMS 及技术选型(4)软件需求(6)软件测试(7)软件维护(8)软件复用(9)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10)软件配置管理(11)面向对象(12)软件架构〔13)中间件(14)数据仓库(15 )网络协议(16 )网络存储(17)网络安全(18)网络交换技术(19)大数据(20)云计算(21)互联网+(22)物联网(23)智慧城市(24)移动互联
一、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掌握)
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1.结构化方法(掌握)
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按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和主要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结构化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但其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现实。
结构化方法特点︰(1)遵循用户至上原则;(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3)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4)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2.原型法(掌握)
原型法︰其认为在无法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并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分析,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
原型法的特点在于其对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响应、逐步纳入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都是随着对原型的不断修改而同时完成的,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也没有明确分工。
从原型的最终结果来分,可分为抛弃式原型和演化式原型。抛弃式原型也称为探索式原型,是指达到预期目的后,原型本身被抛弃。抛弃式原型主要用在解决需求不确定性、二义性、不完整性、含糊性等;演化式原型为开发增量式产品提供基础,逐步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主要用在必须易于升级和优化的场合,特别适用于Web 项目。
3.面向对象方法(掌握)
面向对象方法︰用对象表示客观事物,对象是一个严格模块化的实体,在系统开发中可被共享和重复引用,以达到复用的目的。其关键是能否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既能反映需求对应的问题域,也能被计算机系统对应的求解域所接受。
面向对象方法主要涉及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其特点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套工具。整个开发过程实际上都是对面向对象三种模型的建立、补充和验证。因此,其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的界限并非十分明确。
【2018年下半年-第12题】
某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无法全面准确获取需求,此时可以基于对已有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初步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反复修改实现用户的最终需求。这种开发方法称为(B)。
A.结构法
B.原型法
C.瀑布模型法
D.面向对象法
【2020年下半年-第11题】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B)适合在无法全面准确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反复修改,动态响应用户需求来实现用户的最终需求。
A.结构化方法―B.原型法―C.瀑布法D.面向过程方法
【2022年上半年-第11题】
某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先搭建整体框架,实现用户主体需求,后续通过2-3个版本升级逐步完善,直至实现用户的全部需求。则该系统采用的开发方法是(D)。
A.结构化方法
B.面向对象方法
c.瀑布法
D.原型法
【2022年上半年-第11题(广东卷)】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B)的特点,是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并依次进行。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繁琐,工作效率低。
A.原型法―B.结构化方法C.面向对象方法D.分层方法
二、信息系统设计(了解)
信息系统设计是开发阶段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从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逻辑功能的要求,并结合经济、技术条件、运行环境和进度等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通信及存储的软、硬件设备,制订系统的实施计划。
三、方案设计(掌握)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各部分的详细设计(物理设计)两个方面。
(1)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存诸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等。
(2)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四、系统架构(掌握)
系统架构是将系统整体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和组件,从而形成不同的逻辑层或服务。之后,进一步确定各层的接口,层与层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系统的分解,既需要进行"纵向"分解,也需要对同一逻辑层分块,进行"横向"分解;系统的选型主要取决于系统架构;
五、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掌握)
在系统设计中进行设备、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技术选型时,不只要考虑系统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到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
在选型时,需要权衡各种可供选用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同时,必须考虑用户的使用要求、系统运行环境、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及有关法律制度等。
【2018年上半年-第13题】
关于信息系统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人机界面设计是系统概要设计的任务之一
B.确定系统架构时,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纵向”分解而不是“横向”分解
C.系统架构设计对设备选型起决定作用
D.设备选型与法律制度无关
【2018年下半年-第13题】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包括(A)。
A.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
B.人/机界面设计
c.处理过程设计
D.数据库设计
六、软件需求(掌握)
软件需求是针对待解决问题的特性的描述。所定义的需求必须可以被验证。在资源有限时,可以通过优先级对需求进行权衡。
通过需求分析
(1)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
(2)发现系统的边界;
(3)并详细描述出系统需求。
七、软件需求的三个层次(掌握)
软件需求的三个层次∶
1.业务需求︰表示组织或客户高层次的目标。业务需求通常来自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实际用户的管理者、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业务需求描述了组织为什么要开发一个系统,即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使用前景和范围文档来记录业务需求,这份文档有时也被称作项目轮廓图或市场需求文档。
2.用户需求︰描述的是用户的目标,或用户要求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
3.功能需求∶规定开发人员必须在产品中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利用这些功能来完成任务,满足业务需求。
【2015年下半年-第14题】
项目经理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多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其做需求分析的目的一般不包括(B)
A.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
B.定义潜在的风险
c.发现软件的边界,以及软件与其环境如何交互
D.详细描述需求分析,以导出软件需求
【2017年下半年-第14题】
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存周期中的重要工作,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软件需求是针对待解决问题的特征的描述
B.绝大部分软件需求可以被验证,验证手段包括评审和测试
C.需求分析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
D.在资源有限时,可以通过优先级对需求进行权衡
八、软件测试的分类(掌握)
1.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
(1)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把程序看成装在一只透明的盒子里,测试者完全了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它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检查程序中的逻辑是否都按预定的要求正确地工作。
(2)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3)灰盒测试︰是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一种测试,灰盒测试多用于集成测试阶段,不仅关注输出、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程序内部的情况。灰盒测试不像白盒那样详细、完整,但又比黑盒测试更关注程序的内部逻辑,常常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的运行状态。
2.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从是否执行程序的角度划分
(1)静态测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2)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构造测试用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3..从软件开发的过程按阶段划分有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也称为模块测试,测试的对象是可独立编译或汇编的程序模块、软件构件或OO软件中的类(统称为模块),其目的是检查每个模块能否正确地实现设计说明中的功能、性能、接口和其他设计约束等条件,发现模块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单元测试的技术依据是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从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通路、出错处理通路和边界条件等方面对模块进行测试。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查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和已集成的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并验证己集成的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集成测试的技术依据是软件概要设文档。除应满足一般的测试准入条件外,在进行集成测试前还应确认待测试的模块均已通过单元测试。
(3)确认测试。确认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根据用户的参与程度,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①内部确认测试。内部确认测试主要由软件开发组织内部按照SRS进行测试。
②Alpha测试和Beta测试。对于通用产品型的软件开发而言,Alph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测试,通过Alpha测试以后的产品通常称为Alpha版;Bet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测试,通过Beta测试的产品通常称为Beta版。一般在通过Beta测试后,才能把产品发布或交付给用户
(4)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对象是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下,验证完整的软件配置项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并满足系统/子系统设计文档和软件开发合同规定的要求。系统测试的技术依据是用户需求或开发合同。
(5)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在软件产品完成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后,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交付测试、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2021年上半年-第12题】
软件测试通常可划分为(C)、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阶段A.冒烟测试―B.性能测试C.单元测试D.白盒测试
【2021年下半年-第12题】软件测试是( D)。
A.质量保证过程中的活动
B.开发完成后的活动
C.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活动
D.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活动
【2022年上半年-第12题】
软件开发中,由编码人员自己写代码来验证功能模块的测试是(A)。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系统测试D.黑盒测试
九、软件维护(掌握)
软件维护︰将软件维护定义为需要提供软件支持的全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在交付前完成的活动,以及交付后完成的活动。交付前要完成的活动包括交付后的运行计划和维护计划等。交付后的活动包括软件修改、培训、帮助资料等。
软件维护有如下类型∶
①更正性维护—更正交付后发现的错误﹔
②适应性维护—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继续使用;
③完善性维护—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④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它们。
【2017年下半年-第16题】
某央企的ERP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3年,为了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运营团队近期接到数据库系统升级服务的任务,它属于信息系统(B)类型的工作。
A.更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2019年上半年-第12题】
某业务系统在运行中因应用程序错误导致业务受影响,事后由维护工程师对该应用程序缺陷进行修复,该维护活动属于(A)。
A.更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十、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掌握)
软件质量指的是软件特性的总和,是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即遵从用户需求,达到用户满意。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软件需求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及确认这些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一些活动可以直接发现缺陷,另一些活动则检查活动的价值。其中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等。
(1)软件质量保证︰通过制订计划、实施和完成等活动保证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软件产品和过程符合其规定的要求。
(2)验证与确认︰确定某一活动的产品是否符合活动的需求,最终的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其意图并满足用户需求。
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
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
(3)评审与审计∶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所用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
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审计是正式组织的活动,识别违例情况,并要生成审计报告,采取更正性行动。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是(B)。
A.软件确认 B.软件验证C.技术评审D.软件审计
十一、软件配置管理(了解)
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等活动。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制定需要了解组织结构环境和组织单元之间的联系,明确软件配置控制任务。软件配置标识活动识别要控制的配置项,并为这些配置项及其版本建立基线。软件配置控制关注的是管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变更。软件配置状态记录标识、收维护并报告配置管理的配置状态信息。软件配置审计是独立评价软件产品和过程是否遵从己有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而进行的活动。软件发布管理和交付通常需要创建特定的交付版本,完成此任务的关键是软件库。
【2021年下半年-第14题】
(A)活动要为识别的配置项及其版本建立基线。A.配置标识B.配置管理发布c.配置控制
D.配置状态记录
【2022年上半年-第14题】软件配置管理关注的是(A).
A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变更
B.建立基线
C.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
D.组织单元之间的联系
十二、软件过程管理(了解)
软件过程管理
①项目启动与范围定义项目规划
③项目实施
④项目监控与评审⑤项目收尾与关闭
十三、软件开发工具(了解)
软件开发工具是用于辅助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基于计算机的工具。通常可以设计并实现工具来支持特定的软件工程方法,减少手工万式管理的负担。与0件工程方法一样,它们试图让软件工程更加系统化,工具的种类包括支持单个任务的工具及囊括整个生命周期的工具。
1.软件需求工具包括需求建模工具和需求追踪工具。
⒉.软件设计工具用于创建和检查软件设计,因为软件设计方法的多样性,这类工具的种类很多。
3.软件构造工具包括程序编辑器、编译器和代码生成器、解释器、调试器等。
4.软件测试工具包括测试生成器、性能分析工具。测试执行框架、测试评价工具、测试管理工具
5.软件维护工具包括理解工具(如可视化工具)和再造工具(如重构工具)。
6.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包括追踪工具、版本管理工具和发布工具。
7.软件工程管理工具包括项目计划与追踪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和度量工
8.软件工程过程工具包括建模工具、管理工具、软件开发环境。
9.软件质量工具包括检查工具和分析工具
十四、软件复用(了解)
软件复用是指利用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构造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费用。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软件复用的主要思想是,将软件看成是由不同功能的“组件”所组成的有机体,每一个组件在设计编写时可以被设计成完成同类工作的通用工具。
早期的软件复用主要是代码级复用,被复用的知识专指程序,后来扩大到包括领域知识、开发经验、设计决策、架构、需求、设计、代码和文档等一切有关方面。
由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概念及原则与软件复用的要求十分吻合,所以该方法特别有利于软件复用。
十五、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掌握)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1)对象︰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对象是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的操作构成的。
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例如,对于姓名(标识)为Joe的教师而言,其包含性别、年龄、职位等个人状态信息,同时还具有授课等行为特征,Joe就是封装后的一个典型对象
(2)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
类和对象的关系可以总结为∶
①每一个对象都是某一个类的实例
②每一个类在某一时刻都有零或更多的实例
③类是静态的,对象是动态的
④类是生成对象的模板。
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如果将对象比作房子,那么类就是房子的设计图纸。
(3)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抽象是一种单一化的描述,强调给出与应用相关的特性,抛弃不相关的特性。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其个立体的抽象,类是—组对象的抽象。
(4)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面向对象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对数据的访问或修改只能通过对象对外提供的接口进行。
(5)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Java是单继承的语言,而C++允许多继承。
(6)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多态使得某个属性或操作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表示不同类的对象特性。
(7)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理解成为类的一个特例,它规定了实现此接口的类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实现细节交由实现该接口的类去完成。
(8)消息∶体现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9)组件︰表示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封装了模块功能的实现。组件应当是内聚的,并具有相对稳定的公开接口。
(10)复用︰指将己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组件技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11)模式∶描述了一个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包括特定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三个组成部分。应用设计模式可以更加简单和方便地去复用成功的软件设计和架构,从而帮助设计者更快更好地完成系统设计。
【2018年上半年-第15题】
关于对象、类、继承、多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对象包含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三个基本要素
B.类是对象的实例,对象是类的模板
c.继承是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D.多态使得同一个操作在不同类中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2018年下半年-第15题】
进行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时,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这种行为叫做(B)。
A.继承 B.封装 C.抽象D.复用
【2019年上半年-第15题)】
关于面向对象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对象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B.如果把对象比作房屋设计图纸,那么类就是实际的房子
C.继承表示对象之间的层次关系
D.多态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2019年下半年-第12题】
对象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的操作构成。例如,教师张三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位等,日常工作包括授课等,则(A)就是封装后的一个典型对象。A.张三B.教师C.授课D.姓名
【202o年下半年-第13题】
(B)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将实休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
A.服务B.类C.接口D.消息
【2021年上半年-第13题】
在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中,(B)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A.继承B.多态C.复用D.组件
【2021年下半年-第13题】
(A)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A.接口B.生态C.封装D.继承
【2022年上半年-第13题】
有两个类Apple和Tomato均继承父类Food,这三个类均实现了getTaste ( )方法,但Apple.getTaste ( )和Tomato.getTaste ( )的实现是完全不同的。这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 OOD )中的(C)。
A.封装B.抽象C.多态D.接口
十六、统一建模语言UML(掌握)
UML适用于各种软件开发方法、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种应用领域以及各种开发工具;
UML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而不是编程语言。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它;UML标准包括相关概念的语义,表示法和说明,提供了静态、动态、系统环境及组织结构的模型。它比较适合用于迭代式的开发过程,是为支持大部分现存的面向对象开发过程而设计的,强调在软件开发中对架构、框架、模式和组件的重用,并与最佳软件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了集成。
RUP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之一,是软件工程的过程。它对所有关键开发活动提供了使用准则、模板、工具等。
十七、UML9种常见的图及说明(掌握)
1 | 用例图 | 用例图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是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用例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 |
2 | 类图 | 描述系统的对象结构,它们显示构成系统的对象类以及这些对象类之间的关系。 |
3 | 对象图 | 类似类图,但并不描述对象类,它们对实际的对象实例建模显示实例属性的当前值。 |
4 | 组件图 | 用来描述系统的物理结构,它可以用来显示程序代码如何分解模块。展示一组构件之间的组织和依赖。 |
5 | 部署图 | 描述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物理架构,它描述构成系统架构的软件构件,处理器和设备。 |
6 | 状态图 | 对一个特定对象的动态行为建模,说明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对象可以经历各种状态,以及引起对象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换的事件。 |
7 | 序列图 | 序列图也叫顺序图用来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可为一个协作建模。 |
8 | 协作图 | 协作图或称通信图。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的结构组织,类似序列图,但重点不是消息的时间顺序,它以一种网状格式表现对象之间的交互。 |
9 | 活动图 | 活动图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图,它展示了系统中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程 |
【2012年下半年-第13题】
用于显示运行的处理节点以及居于其上的构件、进程和对象的配置的图是( B)。
A.用例图
B.部署图
C.类图
D.构件图
十八、面向对象系统分析、设计(掌握)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问题域,建立基于对象、消息的业务模型,形成对客观世界和业务本身的正确认识。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的模型由用例模型、类-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和对象-行为模型组成。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基于系统分析得出的问题域模型,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出软件基础架构(概要设计)和完整的类结构(详细设计),以实现业务功能。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用例设计、类设计和子系统设计等。
【2022年上半年-第13题(广东卷)】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是基于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得出的问题与模型进行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 C)。
①对象行为设计②用例设计③类设计④义务模型建议⑤子系统设计A.123 B.234 C.235 D.145
十九、软件架构(掌握)
序号 | 模式 | 特点、适用情况 |
1 | 管道/过滤器模式 | 体现了各功能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黑盒"特性,支持软件功能模块的重用,便于系统维护;同时,每个过滤器自己完成数据解析和合成工作(如加密和解密),易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并增加了过滤器具体实现的复杂性。其典型应用包括批处理系统。 |
2 | 面向对象模式 | 将模块数据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应操作封装在更高抽象层次的数据类型或对象中。其典型应用是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CBD ) |
3 | 事件驱动模式 | 组件并不直接调用操作,而是触发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的其他组件可以注册相关的事件,触发一个事件时,系统会自动调用注册了该事件的组件,即触发事件会导致另一组件中操作的调用一典型的有图形界面工具 |
4 | 分层模式 | 采用层次化的组织方式,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使用下一层提供的功能。该模式允许将一个复杂问题逐步分层实现。其中的每一层最多只影响相邻两层,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分层模式同的接口,就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可以充分支持软件复用。其典型应用是分层通信协议,如Iso/OSI的七层网络模型。 |
5 | 客户/服务器模式 | 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模式。c/s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客户(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C/s模式中客户与服务器分离,允许网络分布操作,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为了解决c/s模式中客户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浏览器/服务器(BS )模式;为了解决c/s模式中服务器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三层(多层) c/s模式,即多层应用架构。 |
【2018年上半年-第16题】
在典型的软件架构模式中,(D)模式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
A.管道/过滤器
B.事件驱动C.分层D.客户/服务器
【2019年下半年-第13题】
关于软件架构分层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C )。
A.允许将一个复杂问题分层实现
B.每一层最多只影响相邻两层
c.具有各功能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黑盒特性
D.允许每层用不同的实现方法,可以充分支持软件复用
【2021年上半年-第14题】
在分布式应用中,软件架构设计不需要考虑(C)的问题。A.数据库选择B.性能C.需求可扩展D.人员
【2022年上半年-第14题(广东卷)】( C)的典型应用是各种图形界面应用。
A.面向对象模式﹐B.管道/过滤器模式C事件驱动模式﹐D.客户/服务器模式
二十、软件中间件(掌握)
中间件(Middleware )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借由中间件,解决了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
中间件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不同的应用、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可以提供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借助中间件,屏蔽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差异,为应用程序提供多种通讯机制,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要。
通常将中间件分为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面向消息中间件、事务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等。
(1)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典型技术如Windows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等。
(2)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PC)∶是一种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内的过程,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
(3)面向消息中间件(MOM )︰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光台无关的数据传递,并可基于数据通信进行分布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消息传递和消息队列模型,可在分布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种通讯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典型产品如IBM的MQSeries。
(4)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是建立对象之间客户/服务器关系的中间件,结合了对象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该技术提供了一个通信框架,可以在异构分布计算环境中透明的传递对象请求。典型产品如OMG的CORBA、Java的RMI/EJB、Microsoft的DCOM等。
(5)事务中间件︰也称事务处理监控器(TPM),提供持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可靠运行环境。TPM位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完成事务管理与调度、负载平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典型产品如IBM/BEA的Tuxedo。
【2018年下半年-第16题】
软件三层架构中,(B)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用于解决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
A.服务器B.中间件C.数据库D.过滤器
【2019年上半年-第16题】
中间件有多种类型,lIBM的MQSeries属于(A)中间件。A.面向消息
B.分布式对象
c.数据库访问
D.事务
【2019年下半年-第15题】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D )不属于中间件A.Tomcat
B.WebSphere C.ODBC D.Python
【2020年下半年-第14题】
ODBc和JOBC是典型的(D )。
A.分布式对象中间件―B.事务中间件C.面向消息中间件―D.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2022年上半年-第15题】
关于中间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中间件是一种通用服务,解决了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
B.中间件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可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
C.中间件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
D.面向消息中间件是建立对象之间客户/服务器关系的中间件
二十一、数据仓库(掌握)
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 )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Oriented)、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可以从两个层次理解数据包件;R6·官次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理,不同于企业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其次,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包括历史数据)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题重组,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数据仓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包含4个层次︰
(1)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
(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3)OLAP(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对分析需要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按多维模型组织,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趋势。
(4)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应用开发工具。
【2018年上半年-第17题】
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数据源相对单一
B.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主要存放历史数据,相对稳定
C.数据仓库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决策
D.数据仓库的结构包含数据源、数据集市、OLAP服务器、前端工具等
【2018年下半年-第17题】
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数据库是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是面向事务的
B.数据仓库一般用于存放历史数据
C.数据库主要采用OLTP,数据仓库主要采用OLAP
D.数据仓库的数据源相对数据库来说比较复杂
【2019年上半年-第17题】
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B.企业数据仓库的建设是以现有企业业务系统和大量业务数据的积累为基础的,数据仓库一般不支持异构数据的集成
C.大数据分析相比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其数据量更大,查询分析复杂,且在技术上须依托于分布式,云存储,虚拟化等技术
D.数据仓库的结构通常包含数据源、数据集市、数据分析服务器和前端工具的4个层次
【2019年下半年-第14题】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D )是非关系型数据库。A.OracleB MySQLc.SQL ServerD.MongoDB
【2020年下半年-第15题】
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数据相对稳定
B.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数据相对冗余
C.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主要任务是实时业务处理
D.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支持管理决策
【2021年上半年-第15题】
在数据仓库系统结构中,前端工具不包含(D)
A.报表工具B.分析工具c.查询工具D.清洗工具
【2021年下半年-第15题】
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操作型处理也称事务处理,强调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B.大数据分析需依托云计算、云储存、虚拟化等技术
C.大数据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
D.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
【2022年上半年-第15题(广东卷)】数据仓库的根本任务是(D )。
A.便于数据展示﹑B.对数据进行清理C.缩短数据处理时间D.支持管理决策
二十二、Web Service技术(了解)
Web 服务(Web Services )定义了一种松散的、粗粒度的分布计算模式,使用标准的HTTP (S)协议传送XML表示及封装的内容。
Web服务的典型技术包括︰用于传递信息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 Access ProtocaU SOAP)、用于描述服务的 Web服务描述语言( Web Services DescriptionLanguage , WSDL)、用于Web服务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and Integration,UDDI )、用于数据交换的XML。
Web服务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互操作性,适合使用Web Services的情况包括︰跨越防火墙、应用程序集成、B2B集成、软件重用等。同时,在某些情况下,web 服务也可能会降低应用程序的性能。不适合使用Web服务的情况包括︰单机应用程序、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等。
【2013年上半年-第26题】
在WEB SERVICE中用于描述wEB服务的语言是(A)A.WSDLB.UML C.XMLD.ETL
二十三、JavaEE架构(了解)
JavaEE应用将开发工作分成两类︰业务逻辑开发和表示逻辑开发,其余的系统资源则由应用服务器负责处理,不必为中间层的资源和运行管理进行编码。这样就可以将更的开发精力集中在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和表示逻辑上,从而缩短企业应用开发周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投资。
JavaEE应用服务器运行环境主要包括组件(Component )、容器( Container )及服务(Services)三部分。组件是表示应用逻辑的代码;容器是组件的运行环境;服务则是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功能接口,可以同系统资源进行交互。
【2020年下半年-第16题】
JavaEE应用服务器运行环境不包括(B)。
A.容器
B.编译器
c.组件
D.服务
二十三、.NET米构(了解)
.NET开发框架在通用语言运行环境基础上,给开发人员提供了完善的基础类库、数据库访问技术及网络开发技术,开发者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快速构建网络应用。通用语言运行环境处于.NET开发框架的最低层,是该框架的基础,它为多种语言提供了统一的运行环境、统一的编程模型,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发布和升级、多种语言之间的交互、内存和资源的自动管理等等。
二十四、组件(了解)
组件技术就是利用某种编程手段,将一些人们所关心的,但又不便于让最终用户去直接操作的细节进行封装,同时实现各种业务逻辑规则,用于处理用户的内部操作细节。满足此目的的封装体被称作组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完成对某一规则的封装,可以用任何支持组件编写的工具来完成,而最终完成的组件则与语言本身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可以实现跨平台。对使用者而言,它就是实现了某些功能的、有输入输出接口的黑盒子。
常用组件标准包括微软的COM/DCOM/COM+、OMG的CORBA及SUN的RMI/EJB。微软的COM/DCOM/COM+系列中,COM是开放的组件标准,有很强的扩充和扩展能力。DCOM在COM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功能和组件,使COM成为一个完整的组件架构。COM+综合各技术形成的功能强大的组件架构。通过系统的各种支持。使组件对象模型建立在应用层上。把所有件的底层细节留给了系统。
CORBA (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是OMG组织制订的i-种标准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架构规范,是为解决分布式处理环境中硬件和软件系统的互连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CORBA是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所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技术,具有模型完整、先进,独立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等特点,己成为分布计算技术的标准。
EJB在Java EE中用于封装中间层的业务功能。EJB组件部署在EJB容器中,客户应用通过接口访问它们。体现了接口和实现分离的原则。
【2021年上半年-第16题】
关于组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组件的实现可以与语言本身没有关系,但不可以跨平台
B.组件是实现了某些功能的、有输入输出接口的黑盒子
C.组件具有相对稳定的公开接口,可用任何支持组件编写的工具实现
D.CORBA是一种标准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架构规范
【2022年上半年-第16题(广东卷)】
(C)利用某种编程手段,将一些人们所关心的,但又不便于让最终用户直接操作的细节进行封装,同时实现各种业务逻辑规则,用于处理用户内部操作细节。
A.虚拟化技术B.Web Services技术C.组件技术D.NET技术
二十五、OSI七层协议(掌握)
应用层 |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
表示层 | 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加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
会话层 |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以及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
传输层 | 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传输到B点。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
网络层 | 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例如,网卡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
数据链路层 | 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
物理层 | 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该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
二十六、网络协议和标准(掌握)
以太网规范IEEE 802.3是重要的局域网协议,内容包括:
IEEE 802.3 标准以太网 10Mb/s 传输介质为细同轴电缆
IEEE 802.3U 快速以太网 100Mb/s 双绞线
IEEE802.3z 干兆以太网 1000Mb/s 光纤或双绞线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协议
广域网协议包括:PPP点对点协议、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xDSL ( DSL数字用户线路的统称:HDSL、SDSL、MVL、ADSL)DDN数字专线、x.25、FR帧中继、ATM异步传输模式。
二十七、TCP/IP层次模型(掌握)
OSI | TCP/IP | TCP/IP主要协议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协议:HTTP、TeInet、FTP、SMTP |
表示层 | 协议︰JPEG、ASCII、GIF、DES、MPEG | |
会话层 | 协议︰RPC、SQL、NFS | |
传输层 | 传输层 | 协议︰TCP、UDP、SPX |
网络层 | 网络层 | 协议︰IP、ICMP、IGMP、IPX、ARP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接口层 | 协议︰IEEE 802.3/.2、HDLC、PPP、ATM |
物理层 | 协议∶RS232、V.35、RJ-45、FDDI |
TCP/IP是Internet的核心,利用TCP/IP协议可以方便地实现多个网络的无缝连接。
二十八、应用层协议(掌握)
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主要有FTP、TFTP、HTTP、SMTP、DHCP、TeInet、DNS和SNMP等。
①FTP(文件传输协议)运行在TCP之上。FTP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两条TCP连接一条用于传送控制信息(使用21号端口),另一条用于传送文件内容(使用20号端口)
②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建立在UDP之上,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使用场景:局域网内向嵌入式设备上传文件
③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
④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建立在TCP之上,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
⑤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建立在UDP之上,实现自动分配IP地址
⑥Telnet(远程登录协议)是登录和仿真程序,建立在TCP之上,他的基础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系统
⑦DNS(域名系统),是实现域名解析,建立在UDP之上。
⑧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数据库模型(database schema )和一组资源对象。该协议能够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用以监测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是否有任何引起管理上关注的情况。
二十九、传输层协议(掌握)
传输层主要有两个传输协议,分别是TCP和UDP,这两个协议负责提供流量控制,错误校验和排序服务。
①TCP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服务。TCP一般用于传输数据量比较少,且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
②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进程间的通信,与TCP相比,UDP是一种无连接,它的错误检测功能要弱得多,UDP协议一般用于传输数据量大,对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但要求速度快的场合。
三十、网络层协议(掌握)
网络层中的协议主要有IP、ICMP、IGMP、ARP、和RARP等
①IP,所提供的服务是无连接和不可靠的。
②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络控制报文协议),一种专门用于发送错报文的协议,即传送的数据可能丢失、重复、延迟、或乱序传递,所以需要一种尽量避免差错并能发生差错时报告的机制,这就是ICMP的功能。
③IGMP ( Internet Group Managerment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允许Internet中的计算机参加多播,是计算机用做向相邻多路由器报告多目组成员的协议。
④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动态地完成lP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⑤RARP (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动态完成物理地址向lP地址的转换。
【2016年下半年-第18题】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其中(B)的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路由。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
【2017年上半年-第18题】
在OSI七层协议中,(C)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的从A点传输到B点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
【2017年下半年-第18题】
在oSI七层协议中,(C)充当了翻译官的角色,确保一个数据对象能在网络中的计算机间以双方协商的格式进行准确的数据转换和加解码。
A.应用层B.网络层C.表示层D.会话层
【2018年上半年-第18题】
在oSI七层协议中,HTTP是(D)协议。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018年下半年-第18题】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ping命令,使用的是(C)协议。A.UDPB.ARP C.ICMPD.FTP
【2019年上半年-第20题】
IP地址是在os模型的(C)定义。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2019年下半年-第16题】
Internet通过(C)协议可以实现多个网络的无缝连接。A.ISDN
B.IPv6C.TCP/IP D.DNS
【202o年下半年-第17题】
在osI七层协议中,(D)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
【2021年上半年-第17题】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共分七层,处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是(B)A.传输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表示层
【2o21年下半年-第16题】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中(D)管理数据的解密加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
【2022年上半年-第16题】
TCP/IP协议中的TCP、UDP和, SPX协议均属于(B)。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2022年上半年-第17题(广东卷)】
在oSI七层协议中,(D)负责对软件提供网络接口服务。A.传输层B.会话层C.表示层D.应用层
三十一、网络分类(掌握)
按照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进行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根据链路传输控制技术分类︰以太网(总线争用)、令牌网、FDDI网、ATM网、帧中继网和ISDN网
网络按照拓扑结构划分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和网状结构
【2019年下半年-第18题】
网络按照(C)可划分为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和网状结
号
A.覆盖的地理范围
B.链路传输控制技术
C.拓扑结构
D.应用传输层
【2020年下半年-第18题】
(A )不属于网络链路传输控制技术。A.SAN B.令牌C.FDDID.ISDN
【2021年上半年-第18题】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总线争用技术是以太网的标志
B.FDDI需要通信的计算机轮流使用网络资源C.ATM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D.ISDN是计算机组网应用的主要技术
三十二、网络交换技术(了解)
按照交换层次的不同,网络交互可以分为
物理交互(如电话网)、
链路层交互(二次交换、对MAC地址进行变更)、网络层交换(三层交换,对IP地址进行变更)、
传输层交换(四层交换,对端口进行变更,比较少见)和应用层交换(似乎可以理解为Web网关)
Internet就是数据报网络,单位是Bit
ATM用的是虚电路网络,单位是码元
【2018年下半年-第2o题】
关于网络交换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lnternet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是Byte
B.ATM交换的最小数据单位是码元
C.lnternet使用数据报网络
D.ATM使用虚电路网络
【2021年下半年-第18题】
在计算机网络中,按照交换层次的不同,网络交接可以分为物理层交换、链路层交换、网络层交换、传输层交换和应用层交换五层,其中,对“IP地址进行变更”属于( A)。
A.网络层交换B.链路层交换C.传输层交换D.应用层交换
三十三、网络存储技术(掌握)
主流的网络存储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1.直接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存储设备通过scsI电缆连接到服务器
2.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存储
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支持即插即用NAS技术支持多种TCP/IP网络协议,主要是NFS(网络文件存储系统)和CIFS(通用Internet文件)来进行文件访问。
3.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
SAN是通过专用交换机将磁盘阵列与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
它没有采用文件共享存取方式,而是采用块( block )级别存储,其成本较高、技术较复杂,适用于数据量大、数据访问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2018年下半年-第19题】
在网络存储结构中,(C)成本较高、技术较复杂,适用于数据量大、数据访问速度要求高的场合。
A.直连式存储(DAS )
B.网络存储设备(NAS )
c.存储网络(SAN )
D.移动存储设备(MSD )
【2019年上半年-第19题】
存储磁盘阵列按其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DAS、NAS和( C)A.LAN
B.WAN
C.SAN
D.RAID
三十四、无线网络技术(掌握)
无线通信网络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无线个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城域网(WMAN )、蜂房移动通信网(WWAN )。
2G | 3G | 4G | 5G | ||||
移动/联通 GSM | 电信 CDMA | 移动TD-SCDMA | 电信CDMA2000 | 联通 | TD-LTE | FDD-LTE | 混合DD |
236KB | 153KB | 2.8MB | 3.1MB | 14.4MB | 100MB | 130MB | 1Gbps |
在无线通信领域,通常叫第几代(Generation,简称G)通信技术,现在主流应用的,是第四代(4G)。第一代(1G)为模拟制式手机,第二代(2G)为GSM、CDMA等数字手机;从第三代(3G)开始,手机就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的主流制式为CDMA2000、WCDMA、TD SCDMA,其理论下载速率可达到2.6Mbps(兆比特/每秒)。5G正在研发中,计划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理论上可在28GHz超高频段以1Gbps的速度传送数据,且最长传送距离可达2公里。
三十五、网络接入技术(掌握)
网络接入技术分为光纤接入、同轴接入、铜线接入、无线接入。
(1)光纤接入︰光纤是目前传输速率最高的传输介质,在主干网中已大量的采用了光纤。
(2)同轴接入∶同轴电缆也是传输带宽比较大的一种传输介质,目前的CATV网就是一种混合光纤、铜轴网络,主干部分采用光纤,用同轴电缆经分支器接入各家各户。混合光纤/铜轴(HFC)接入技术的一大优点是可以利用现有的CATV网,从而降低网络接入成本。
(3)铜线接入∶铜线接入是指以现有的电话线为传输介质,利用各种先进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铜线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4)无线接入︰无线用户环路是指利用无线技术为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提供电信业务,因此无线接入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和移动无线接入,采用的无线技术有微波、卫星等。无线接入的优点有︰初期投入小,能迅速提供业务,不需要铺设线路,因而可以省去铺线的大量费用和时间;比较灵活,可以随时按照需要进行变更、扩容,抗灾难性比较强。
【2017年下半年-第21题】
关于WLAN描述不正确的是∶(C)
A.802.11是IEEE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协议
B.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用途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C.无线网络技术中不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D.现在主流应用的是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
【2019年上半年-第18题】
关于无线通信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2G应用于GSM、CDMA等数字手机
B.3G主流制式包括CDMA2000、WCDMA、TD-LTE和FDD-LTEc.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理论下载速率达到100MbpsD.正在研发的5G,理论上可达1G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
【2021年下半年-第17题】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无线通信网络分为∶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C)和蜂窝移动通信网。
A.无线体域网
B.无线穿戴网
C.无线城域网
D.无线Mesh网络
【2022年上半年-第17题】
现在大部分手机均具有建立个人热点的功能,可以为其他设备提供访问网络的能力,这种应用属于(B)技术。
A.以太网专用网(EPL )B.无线局域网( WLAN )C.无线城域网(WMAN )
D.无线广域网( WWAN )
【2022年上半年-第18题】
小张家已经接入了CATV(线缆电视),为了不重新布线,小张选择使用该线路的网络服务,那么小张家的网络接入方式属于(D )。
A.无线接入B.光纤接入C.铜线接入D.同轴接入
【2022年上半年-第18题(广东卷)】
在无线通信领域,技术发展已经经历了五代,其中从(A)出现了制式上的变革,从模拟制式变为数字制式。
A.第二代(2G)B.第三代(3G)c.第四代(4G)D.第五代(5G)
三十六、综合布线(了解)
综合布线系统是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在统一的传输介质上建立的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目前在综合布线领域被广泛遵循的标准EIA/TLA568A。分为6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1、建筑群子系统︰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通常介质是光缆
2、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设备组成,与公共系统设备相连。
3、垂直干线子系统︰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使用光缆或UTP(双绞线)
4、管理子系统︰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由配线架、HUB和机柜、电源等组成。
5、水平配线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的连接。
6、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
三十七、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了解)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局域网技术首选的交换是以太网技术。从物理连接看拓扑结构可以是星型、扩展星型或树等结构,从逻辑连接看拓扑结构只能是总线结构。选择拓扑结构时,考虑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传输介质与距离以及可靠性。
(2)主干网络(核心层)设计
技术选择要根据需求分析中用户方网络规模大小、网上传输信息的种类和用户方可投入的资金等因素来考虑。连接建筑群的主干网一般以光缆做传输介质;
(3)汇聚层和接入层设计
汇聚层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网络规模的大小。当建筑楼内信息点较多(比如大于22个点)超出一台交换机的端口密度,而不得不增加交换机扩充端口时,就需要有汇聚交换机。交换机间如果采用级连方式,则将一组固定端口交换机上联到一台背板带宽和性能较好的汇聚交换机上,再由汇聚交换机上联到主干网的核心交换机。如果采用多台交换机堆叠方式扩充端口密度,其中一台交换机上联,则网络中就只有接入层。
(4)广域网连接与远程访问设计
①如果网络用户没有www,E-mail等具有Internet 功能的服务器,用户可以采用ISDN或ADSL等技术连接外网。
②如果用户有www ,E-mail等具有Internet功能的服务器,用户可采用DDN(或E1)专线连接、ATM交换及永久虚电路连接外网。
③如果用户与网络接入运营商在同一个城市,也可采用光纤10Mbps/100Mbps的速率连接Internet。
(5)无线网络设计
无线网络首先适用于很难布线的地方(比如受保护的建筑物、机场等)或者经常需要变动布线结构的地方(如展览馆等)。学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领域,一个
无线网络系统可以使教师、学生在校园内的任何地方接入网络。另外,因为无线网络支持十儿公里的区域,因此对于城市范围的网络接入也能适用,可以设想一个采用无线网络的ISP可以为一个城市的任何角落提供高达10Mbps的互联网接入。
( 6)网络通信设备选型
包括核心交换机选型、汇聚层/接入层交换机选型、远程接入与访问设备选型。
【2017年上半年-第19题】
以下关于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工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在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地理环境,传输介质与距离以及可靠性
B.在设计主干网时,连接建筑的主干网一般考虑以光缆作为传输介质
C.在设计广域网连接方式时,如果网络用户有www,E-mail等具有Internet功能的服务器,建议采用ISDN和ADSL等技术连接外网
D.在很难布线的地方或者经常需要变动布线结构的地方,应首先考虑使用无线网络接入
三十八、网络安全(掌握)
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有︰
1.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2.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3.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4.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5.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拒绝服务”攻击,即通过控制网络上的其他机器,对目标主机所在网络服
务不断进行千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天程予史系玩i受运于瘫痪,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
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三十九、主要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掌握)
(1)防火墙
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可以阻止基于IP包头的攻击和非信任地址的访问。但传统防火墙无法阻止和检测基于数据内容的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同时也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违规行为。
(2)扫描器
扫描器可以说是入侵检测的一种,主要用来发现网络服务、网络设备和主机的漏洞,通过定期的检测与比较,发现入侵或违规行为留下的痕迹。当然,扫描器无法发现正在进行的入侵行为,而且它还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工具。
(3)防毒软件
防毒软件是最为人熟悉的安全工具,可以检测、清除各种文件型病毒、宏病毒和邮件病毒等。
(4)安全审计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通过独立的、对网络行为和主机操作提供全面与忠实的记录,方便用户分析与审查事故原因,很像飞机上的黑匣子。
【2018年上半年-第21题】
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这体现了信息安全的( C)。
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可控性
【2018年下半年-第21题】
在网络产品中,(B)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
A.漏洞扫描工具B.防火墙C.防病毒软件D.安全审计系统
【2019年上半年-第21题】
DDos拒绝服务攻击是以通过大量合法的请求占用大量网络资源,造成网络瘫痪,该网络攻击破坏了信息安全的(B)属性。
A.可控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保密性
【2019年下半年-第19题】
信息安全中的(B)是指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
据是否已被篡改。
A.机密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可控性
【2019年下半年-第20题】
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中,(B)无法发现正在进行的入侵行为,而且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工具。
A.防火墙B.扫描器C.防毒软件―D.安全审计系统
【2020年下半年-第19题】
通过控制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对目标主机所在网络服务不断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变慢甚至瘫痪。这种行为属于(C )。A.系统漏洞B.网络监听―C拒绝服务攻击D.种植病毒
【2020年下半年-第20题】
(A)可以阻止非信任地址的访问,但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违规行为A.防火墙―B.扫描器C.防毒软件D.安全审计系统
【2021年上半年-第19题】
在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中,(A)通过定期的检测与比较,发现网络服务、网络设备和主机的漏洞。
A.扫描器
B.防毒软件C.安全审计系统
D.防火墙
【2021年下半年-第19题】
关于网络安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网络安全工具的每一个单独组件只能完成其中部分功能,而不能完成全部功能
B.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有机秘性、完整性、可用性
C.典型的网络攻击步骤为︰信息收集,试探寻找突破口、实施攻击、消除记录、保留访问权限
D.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描述的是信息安全的可用性
【2021年下半年-第20题】
在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中,(D)独立的对网络行为和主机操作提供全面与忠实的记录,方便用户分析审查事故原因。
A.防火墙
B.防毒软件C.扫描器
D.安全审计系统
【2022年上半年-第19题】
防火墙是常用的网络安全工具,它主要增强了信息的(C)。A.可验证性 B.可用性C.可控性D.正确性
【2022年上半年-第2o题】
某日,由于热点事件发生,巨大的访问量造成微博出现短暂的无法访问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于(A),造成了服务器的服务中断。
A.拒绝服务B.病毒入侵C.消息注入D.电脑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