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不服务于任何其他层,就是位APP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如HTTP、域名解析DNS提供服务
表示层
1.使得应用数据能够被不同的系统(Windows\Linux)进行识别和理解
2.数据的解码和编码、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会话层
建立管理和中止两台通信主机之间的会话
传输层
主要协议:TCP和UDP
通过知名端口(目的)来确定某个上层应用,用于确定源和目的的连接
例如:目的端口位80的web服务
nslookup:查询DNS记录,看域名解析是否正常,网络故障时诊断网络问题.
netstat -aon: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协议:TCP源IP地址:172.20.10.3
源TCP端口:53453
目的IP地址:219.132.77.179
目的TCP端口:80
ESTABLISHED:TCP三次握手已经建立
22172:进程号
源端口53453代表自身的上层应用软件(例如这里的浏览器),并且一般使用大于1024的端口。
目的端口80为知名的端口,即80端口
网络层
1.定义了逻辑地址IP,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实现数据从源到目的地的转发
2.常见设备有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3.该层设备可自行学习得到数据转发表,成为路由表。设备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封装的目的IP进行数据转发,类似于快递中转站根据收件地址来判断下一步应该下发到哪一个中转站
数据链路层
1.将数据打包成数据帧,即可在以太网上发送(不封装无法发送),在常用的以太网中,封装的帧会写上数据链路层的地址——Mac地址
2.常见设备有二层交换机和网桥(对应以太网)
3.提供差错控制
物理层
1.将承载信息的数据转换成光信号和电信号发送或将电信号和光信号转换成数据
2.常用设备及线材:中继器、集线器(现少用)、网线、光纤等
TCP/IP参考模型
常见TCP/IP协议
TCP/IP | 协议 |
---|---|
应用层 | Telnet、FTP、HTTP、TFTP、SNMP、SMTP、DNS、DHCP |
传输层 | TCP、UDP |
网络层 | ICMP、IGMP、IP |
数据链路层 | PPPOE、Ethernet、PPP |
物理层 | … |
应用层
1.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应用层协议会指定使用相应的传输层协议及端口等
2.应用层的PDU被成为Data(数据)。
通过端口找到相应的应用,常见端口需牢记,用于ACL和流量分析
FTP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从一台主机传送文件到另一台主机的协议,用于文件的“下载”和“上传”,采用的是C/S(client/server)结构
Telnet
Telnet是数据网络中提供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Telnet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设备工作的能力。(用于远程进行维护设备)
优点: 方便,可同时进行多台设备调试
缺点: 明文传输,相当于在网络上裸奔
HTTP
HTTP是超文件传输协议,提供浏览网页服务(被动响应)。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传输层
1.传输层协议接收来自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封装上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Port to Port)的连接。
2.传输层的PDU被称为Segment(段)。
TCP
1.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2.基于TCP协议的应用服务,都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建立连接后,才可交互数据。
3.整个交互过程有确认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完整性
4.应用于要求可靠传输的领域
特点
优点:可靠性高,是可靠的传输协议
缺点:效率相对较低
UDP
基于UDP协议的应用服务
1.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无需建立连接,也能交互数据。
2.整个交互过程无确认机制,无法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3.应用于不那么需要准确传输的领域(语音或视频)
特点
优点:效率高
缺点:没有可靠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