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电力巡检手段利用无人机能够通过设定灵活航线进行低空飞行、搭载不同的采集设备,能够从不同角度对输电线进行贴近拍摄,但缺陷是偏远山区无人机飞行技术要求高,成本高,且飞行的无人机也可能会对输电线产生破坏。
星图云开放平台的空天一体化电力巡检解决方案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及航空摄影测量等手段,实现输电线路走廊的全方位、高精度监测。能及时发现线路隐患,预警自然灾害,优化电网布局,提升运维效率,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前文系统性介绍过该方案的技术底座,本文将详细介绍技术落地应用。
- 基于影像的输电设备坐标数据治理
基于0.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完成了国网江苏多个市县范围的输电设备坐标治理工作,将数据治理工作由纯外业作业模式转换为纯内业作业模式,极大减轻了作业工作量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经验,110kV到1000kV设备影像识别成功率较高,整体达到85%,剩余没有识别成功的通过内业人工判断完成。
- 电网风险管控调度系统
基于0.5m影像,在地图上展示规划、在建、运行、迁改线路,和PMS基本台账挂接。分层、分区、重要用户导航。
停电管理与模型分析:停电计划统计(对预安排影响的重大停电项目、预发布的风险预警情况、预安排新设备启动项目、机组计划检修安排、需要协调的事项等进行数据汇总、统计)
气象预警(台风、雷电预警)、检修预警、线路舞动预警等
- 电网地图服务--自动化服务发布平台
自主研发地图服务发布平台,可快速对标准数据产品进行发布,并能叠加各种专题图层、基础矢量地图等服务。
- 全过程管控数据服务
施工范围及工程量辅助统计:施工前通过线路影像,圈定施工范围。在工程量统计、施工痕迹确认等方面进行辅助测算。
安全管理方面:对“四跨”(跨高铁、跨高速、跨线路、跨河道大面积养殖水域)识别定位,并进行三维扫描(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等)和仿真建模,为方案制定提供线上周边环境模拟、精准量算、风险分析和辅助决策。
该应用方案通过整合高精度地图服务和空间信息技术,为电网建设和运维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手段的局限性,还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这一方案将在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电力系统迈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