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短期高效与体系效率之辨:何者为重?
在生活与工作的进程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被眼前的问题紧紧束缚,目光仅仅聚焦于当下,却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更难以察觉当下的问题或许只是未来更大危机的小小前奏。这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毕竟当下的难题就像在眼前闪烁的红灯,最为醒目,而未来的问题则仿佛远在天边的朦胧幻影,让人感觉遥不可及。
就像我们常说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针对表面症状采取临时措施,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系统性问题。而这种片面的解决方式,注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在短期高效和体系效率的权衡中,大多数人都陷入了迷茫,甚至那些选择了短期高效的人还常常沾沾自喜,自认为巧妙地用低成本达成了目标,一些认知有限的媒体也跟着这样宣扬。
比如说,为了解决一个燃眉之急,人们可能会采用一项短期内能迅速见到成效的对策。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越来越严重的后遗症,让原本的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最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依赖这个对策,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脱身。就像彼得・圣吉所讲的,有时候我们采取的对策可能比问题本身还要糟糕。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决策,而遗憾的是,其中很多决策都存在着意想不到的 “副作用”。
像《伊索寓言》里 “下金蛋的鹅” 的故事,主人为了获取更多的金蛋,贪婪地宰杀了鹅,结果失去了长期的利益来源;中国成语 “拔苗助长”,农夫急于让禾苗长高,却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最终导致禾苗全部枯萎;古诗词中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都体现了片面行动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道理。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更是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决策,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饮鸩止渴的困境。
曾经有一家生产高级消费品的公司,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为了缓解燃眉之急,他们不得不以最高的利率向银行申请贷款。然而,这个应急之策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高额的债务利息让公司的现金流问题愈发严重。
随后,公司又想出了降价促销的办法。由于该公司的产品一直走高端路线,价格高昂,这次大幅度的降价促销确实在短期内刺激了销售额的大幅增长,现金流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公司领导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但好景不长,降价促销虽然带来了一时的销量提升,却严重损害了产品的品牌形象。很快,产品就出现了滞销的情况,收入急剧减少,公司再次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而且,由于促销降低了产品的毛利率,公司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大幅减少,新产品的数量也随之锐减,进一步降低了收入,使得现金短缺的问题雪上加霜。
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问题往往会被无限放大,让人更加难以看清局势。这时候,要想从眼前的困境中挣脱出来,摆脱短期思维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 “大局”,就需要真正的智慧和能力。
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开完药、看完病后,总会叮嘱一句:“你一定要注意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啊!” 这里的 “提高免疫力”,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能总是在问题出现后才去补救,而要注重预防,建立一个健康的体系。然而,很多人往往在病好之后就把锻炼身体的事抛到了脑后,等到下次生病,又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所以,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企业管理中,我们都要深刻认识到短期高效和体系效率的关系,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而要着眼长远,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系,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游刃有余,实现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