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 前言
- Redis--20--大Key问题解析
- 一、如何发现Redis大Key
- 1. 使用Redis命令行工具
- **MEMORY USAGE**
- **RANDOMKEY**
- **DEBUG OBJECT**
- **SCAN命令**
- **redis-cli 工具:**
- 2. 使用监控工具
- 2.1 Redis自带的慢查询日志
- 2.2 第三方监控平台
- 2.3 专用大Key扫描工具
- 3. 定期巡检和自动化告警
- 二、如何解决大key问题
- 1.删除大key
- 异步UNLINK命令
- SCAN命令
- 2.压缩和拆分key (不可删除数据)
- 1.压缩算法、
- 使用 Redis 的数据结构
- 2.拆分大 Key
- 3.分片
- 三、实际案例分析
- 案例1:线上服务因大Key删除导致卡顿
- 案例2:数据迁移中的大Key问题
- 案例3:社交媒体应用中的大列表
- 案例4:电商平台中的大哈希表
- 案例5:日志系统中的大集合
- 四、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
- 1. 日常监控和巡检
- 2. 合理的容量规划
- 3. Redis使用的常见陷阱及规避方法
- 4. 工具和脚本的高效利用
- 5. 团队协作和优化文化
前言
Redis–20–大Key问题解析
一、如何发现Redis大Key
在排查Redis性能问题时,发现和定位大Key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和诊断Redis中的大Key。
1. 使用Redis命令行工具
Redis 提供了一些工具和命令来识别大 Key:
MEMORY USAGE
- 作用:返回指定Key的内存占用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示例:
MEMORY USAGE mykey
- 输出结果会显示该Key的大小,通过与其他Key对比,可以发现异常占用内存的大Key。
RANDOMKEY
- 作用:随机返回一个Key,用于抽样分析。
示例:
RANDOMKEY
- 配合MEMORY USAGE或DEBUG OBJECT命令,可以抽样检查Key的大小和属性。
DEBUG OBJECT
- 作用:提供关于Key的详细调试信息,包括编码方式和元素个数。
示例:
DEBUG OBJECT mykey
- 输出信息中的serializedlength字段可作为判断Key大小的重要依据。
SCAN命令
- 作用:增量遍历Redis中的Key,适合在大数据量环境下使用。
示例:
SCAN 0 MATCH * COUNT 100
- 遍历过程中结合MEMORY USAGE或其他分析工具,可以识别出大Key。
redis-cli 工具:
- 作用:可以使用 redis-cli 命令来查找和分析大 Key。
示例:
redis-cli --bigkeys
2. 使用监控工具
2.1 Redis自带的慢查询日志
- 配置SLOWLOG参数,记录执行时间较长的命令。
示例:
SLOWLOG GET 10
- 通过分析慢查询日志,可以定位哪些操作耗时过长,并进一步确认是否因大Key导致。
2.2 第三方监控平台
- Prometheus + Grafana:通过Redis Exporter收集监控数据,设置内存占用、命令执行时间等指标的报警规则。
- Datadog:可视化展示Redis实例的性能数据,包括每个Key的内存占用。
- 阿里云、腾讯云等云监控工具:对Redis实例进行实时分析,快速定位异常Key。
2.3 专用大Key扫描工具
- 开源工具如redis-rdb-tools:通过分析RDB文件识别大Key。
- 在线扫描工具:通过API或脚本对Key逐个检查,生成大Key列表。
3. 定期巡检和自动化告警
- 定期巡检脚本
- 定时运行扫描脚本,生成大Key报告。
- 将结果输出到日志或发送邮件告警。
- 设置监控阈值
- 配置Redis监控指标,如单个Key的最大内存占用。
- 通过自动化告警(如邮件、短信、钉钉机器人)及时通知异常。
二、如何解决大key问题
- 根据大key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可删除和不可删除。
1.删除大key
如果发现某些大key并非热key就可以在DB中查询使用,则可以在Redis中删掉:
异步UNLINK命令
当Redis版本大于4.0时,可使用UNLINK命令安全地删除大Key,该命令能够以非阻塞,异步执行的方式,逐步地清理传入的Key。
- Redis UNLINK 命令类似与 DEL 命令,表示删除指定的 key,如果指定 key 不存在,命令则忽略。
- UNLINK 命令不同与 DEL 命令在于它是异步执行的,因此它不会阻塞。
- UNLINK 命令是非阻塞删除,非阻塞删除简言之,就是将删除操作放到另外一个线程去处理。
UNLINK mykey
SCAN命令
当Redis版本小于4.0时,避免使用阻塞式命令KEYS,而是建议通过SCAN命令执行增量迭代扫描key,然后判断进行删除。
2.压缩和拆分key (不可删除数据)
- 当vaule是string时,比较难拆分,则使用序列化、压缩算法将key的大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都会带来更多时间上的消耗。
- 当value是string,压缩之后仍然是大key,则需要进行拆分,一个大key分为不同的部分,记录每个部分的key,使用multiget等操作实现事务读取。
- 当value是list/set等集合类型时,根据预估的数据规模来进行分片,不同的元素计算后分到不同的片。
1.压缩算法、
- 当vaule是string时,比较难拆分,则使用序列化、压缩算法将key的大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都会带来更多时间上的消耗。
使用 Redis 的数据结构
根据数据的特性选择合适的 Redis 数据结构。Redis 提供了多种数据结构(如列表、集合、有序集合、哈希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优化存储和访问性能。
示例:使用哈希表优化存储
- 替代长列表或大字符串:
HSET user🔢name “John” user🔢age “30”
2.拆分大 Key
- 将大 Key 拆分为多个小 Key 是一种常见的优化策略。例如,将一个大的列表拆分为多个小列表,或者将一个大的哈希表拆分为多个小哈希表。这样可以减少单个操作对性能的影响。
// 原始大哈希表
HSET largeHash key1 value1
HSET largeHash key2 value2
...
// 拆分为多个小哈希表
HSET smallHash1 key1 value1
HSET smallHash2 key2 value2
...
3.分片
- 如果一个List或Set数据量过大,可以通过分片技术将其拆分成多个Key:
- 按照业务逻辑对数据进行分片,将其拆分为多个Key,并进行并行操作。
示例:存储用户订单数据时,可以按照用户ID进行分片。
list:0, list:1, list:2 …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线上服务因大Key删除导致卡顿
案例2:数据迁移中的大Key问题
案例3:社交媒体应用中的大列表
解决方案:
- 拆分好友列表:将每个用户的好友列表拆分为多个小列表,例如按字母顺序或好友的加入时间进行分组。
// 将一个大的好友列表拆分为多个小列表
String userId = "user:12345";
String[] friends = getFriends(userId);
for (int i = 0; i < friends.length; i += 1000) {
String smallListKey = userId + ":friends:" + (i / 1000);
List<String> smallList = Arrays.asList(Arrays.copyOfRange(friends, i, Math.min(i + 1000, friends.length)));
redisClient.rpush(smallListKey, smallList.toArray(new String[0]));
}
- 优化查询:在查询好友列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查询具体的小列表而不是整个大列表。
案例4:电商平台中的大哈希表
解决方案:
- 拆分大哈希表:将每个产品的哈希表拆分为多个小哈希表,按照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分组。例如,将库存和价格信息分开存储。
// 拆分大哈希表
String productId = "product:12345";
Map<String, String> productDetails = getProductDetails(productId);
// 存储库存信息
redisClient.hset(productId + ":stock", productDetails.get("stock_key"), productDetails.get("stock_value"));
// 存储价格信息
redisClient.hset(productId + ":price", productDetails.get("price_key"), productDetails.get("price_value"));
- 定期压缩:定期压缩和优化哈希表的数据结构,删除不再需要的信息,以减少存储和操作的复杂性。
案例5:日志系统中的大集合
四、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合理应对Redis大Key问题需要结合预防、监控和优化的多种手段。以下是一些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帮助开发和运维团队更高效地管理Redi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