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内积和外积 为什么这样定义
flyfish
定义、公理与证明的区别
-
定义:
定义是人为规定的,用于描述概念的含义。例如,内积和外积是根据实际需求定义的,目的是描述几何和代数性质。定义不需要证明。 -
公理:
公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假设,通常是显然成立或无需证明的。例如,欧几里得几何的平行线公理或线性代数中的向量空间公理。内积和外积不是公理,而是基于向量空间公理的派生。 -
证明:
证明是通过逻辑推导得出一个命题成立的过程。例如,基于内积的定义,可以证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
1. 内积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内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标量乘积,通常定义为:
u
⋅
v
=
∥
u
∥
∥
v
∥
cos
θ
\mathbf{u} \cdot \mathbf{v} = \|\mathbf{u}\| \|\mathbf{v}\| \cos\theta
u⋅v=∥u∥∥v∥cosθ
其中
θ
\theta
θ 是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
u
∥
\|\mathbf{u}\|
∥u∥ 和
∥
v
∥
\|\mathbf{v}\|
∥v∥ 分别是向量的模。
在欧几里得空间中,若用坐标表示:
u
⋅
v
=
∑
i
=
1
n
u
i
v
i
\mathbf{u} \cdot \mathbf{v} = \sum_{i=1}^n u_i v_i
u⋅v=i=1∑nuivi
目的:
- 测量投影:内积描述了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上的投影大小。
- 计算夹角:通过内积可以快速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 能量/功的计算:在物理中,力与位移的内积描述了功的大小。
- 度量定义:内积用于定义向量空间的距离(欧几里得距离)。
2. 外积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外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向量乘积,结果是一个新的向量。通常定义为:
u
×
v
=
∥
u
∥
∥
v
∥
sin
θ
n
\mathbf{u} \times \mathbf{v} = \|\mathbf{u}\| \|\mathbf{v}\| \sin\theta \, \mathbf{n}
u×v=∥u∥∥v∥sinθn
其中
n
\mathbf{n}
n 是垂直于
u
\mathbf{u}
u 和
v
\mathbf{v}
v 的单位向量,方向由右手法则确定。
若在三维空间中以分量表示:
u
×
v
=
∣
i
j
k
u
1
u
2
u
3
v
1
v
2
v
3
∣
\mathbf{u} \times \mathbf{v} = \begin{vmatrix} \mathbf{i} & \mathbf{j} & \mathbf{k} \\ u_1 & u_2 & u_3 \\ v_1 & v_2 & v_3 \end{vmatrix}
u×v=
iu1v1ju2v2ku3v3
(这是行列式的形式化表示。)
目的:
- 描述垂直方向:外积生成一个与两个向量所在平面垂直的向量。
- 计算面积:两个向量外积的模等于它们张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物理意义:在物理中,外积用于描述角动量、磁场力等方向性量。
外积和面积的关系:
外积
u
×
v
\mathbf{u} \times \mathbf{v}
u×v 的模(大小)定义为:
∥
u
×
v
∥
=
∥
u
∥
∥
v
∥
sin
θ
\|\mathbf{u} \times \mathbf{v}\| = \|\mathbf{u}\| \|\mathbf{v}\| \sin\theta
∥u×v∥=∥u∥∥v∥sinθ
其中
θ
\theta
θ 是向量
u
\mathbf{u}
u 和
v
\mathbf{v}
v 之间的夹角。几何意义上,
∥
u
∥
∥
v
∥
sin
θ
\|\mathbf{u}\| \|\mathbf{v}\| \sin\theta
∥u∥∥v∥sinθ 恰好等于这两个向量张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右手法则的意义:
外积不仅有大小,还包含方向,结果是一个垂直于两个向量所在平面的向量,其方向通过右手法则确定:
- 将右手的四指从第一个向量 u \mathbf{u} u 指向第二个向量 v \mathbf{v} v。
- 大拇指指向的方向就是外积的方向。
这种方向的定义使得外积在物理和几何中有特定的应用,如确定旋转方向或描述三维空间的力矩。
3. 柯西(Cauchy)和施瓦茨(Schwarz)关于不等式的证明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的内容:
在向量空间中,柯西-施瓦茨不等式表述为:
∣
u
⋅
v
∣
≤
∥
u
∥
∥
v
∥
|\mathbf{u} \cdot \mathbf{v}| \leq \|\mathbf{u}\| \|\mathbf{v}\|
∣u⋅v∣≤∥u∥∥v∥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u
\mathbf{u}
u 和
v
\mathbf{v}
v 线性相关。
证明思想:
柯西和施瓦茨的证明基于以下思想:
- 定义一个辅助函数 f ( t ) = ∥ u + t v ∥ 2 f(t) = \|\mathbf{u} + t\mathbf{v}\|^2 f(t)=∥u+tv∥2,研究它在任意 t t t 下的非负性。
- 通过展开
∥
u
+
t
v
∥
2
\|\mathbf{u} + t\mathbf{v}\|^2
∥u+tv∥2,得到:
f ( t ) = u ⋅ u + 2 t ( u ⋅ v ) + t 2 ( v ⋅ v ) f(t) = \mathbf{u} \cdot \mathbf{u} + 2t(\mathbf{u} \cdot \mathbf{v}) + t^2 (\mathbf{v} \cdot \mathbf{v}) f(t)=u⋅u+2t(u⋅v)+t2(v⋅v) - 利用二次函数的判别式非负性条件,推出 ∣ u ⋅ v ∣ ≤ ∥ u ∥ ∥ v ∥ |\mathbf{u} \cdot \mathbf{v}| \leq \|\mathbf{u}\| \|\mathbf{v}\| ∣u⋅v∣≤∥u∥∥v∥。
4. 赫尔曼·格拉斯曼(Hermann Grassmann)与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的贡献
格拉斯曼的贡献:
赫尔曼·格拉斯曼是一位德国数学家,他在1844年的著作《线性外积理论》(Die Lineale Ausdehnungslehre)中,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向量之间的外积及其性质。他提出:
- 向量可以进行类似于“乘法”的操作,其结果是一个新的几何对象(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他开创了外代数的概念,成为后来线性代数和多维几何学的重要基础。
吉布斯的贡献:
美国物理学家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在19世纪末将格拉斯曼的外积思想应用到三维向量分析中。他发展了适合物理学的向量符号体系:
- 引入了**点积(内积)和叉积(外积)**的概念。
- 将外积的应用扩展到电磁学和力学中(如转矩、角动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