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云服务架构是什么?
1.1 云服务模型
1.2 云部署模型
1.3 云服务架构的组件
1.4 云服务架构模式
1.5 关键设计考虑
1.6 优势
1.7 常见的云服务架构实践
2.华为云架构
2.1 华为云服务模型
2.2 华为云部署模型
2.3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核心组件
2.4 华为云服务架构模式
2.5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设计考虑
2.6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优势
2.7 华为云服务架构实践
2.8 典型案例
3.架构案列与设计
3.1 项目名称:跨区域高可用电商平台架构设计
3.1.1 项目背景:
3.1.2 业务需求分析
3.1.3架构设计概述
3.1.4 典型应用场景
3.2 架构图
3.2.1 DNS 和 Web 终端
3.2.2 负载均衡器(ELB)
3.2.3 区域 A 和 B 的架构
3.2.4 网络架构
3.2.5 关键特性和优势
3.2.6 应用场景
3.4 设计亮点
3.4 总结
1.云服务架构是什么?
云服务架构是指设计和部署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架构模式和方法。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化利用云计算的特性,如按需分配、弹性扩展、全球可达性和高可用性,以便提供可扩展、高效和可靠的服务。云服务架构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1 云服务模型
-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基础的计算资源,如虚拟机、存储和网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管理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和存储。
-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提供开发和运行应用程序的平台,用户只需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而无需管理底层基础设施。
-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提供完整的软件应用,用户直接使用,不需要关心底层的维护和更新,比如电子邮件服务、办公软件等。
1.2 云部署模型
- 公有云:由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提供,资源共享,例如华为云、 AWS、Azure、Google Cloud。适用于成本较低且需求灵活的场景。
- 私有云:专为某个企业或组织提供,保证高度的控制和安全性,通常由企业自行维护或由第三方托管。
- 混合云:结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通过某种技术(如 VPN)将二者连接在一起,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 多云架构:使用多个云服务提供商来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并灵活地根据不同服务的优劣选择使用。
1.3 云服务架构的组件
- 计算资源:如虚拟机(VM)、容器(Container)、无服务器(Serverless)计算等。
- 存储:如对象存储(Object Storage,例如 Amazon S3)、块存储(Block Storage)、文件存储(File Storage)。
- 网络:虚拟私有网络(VPC)、负载均衡(Load Balancer)、内容分发网络(CDN)等网络基础设施。
- 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如 MongoDB)、缓存(如 Redis)等。
- 安全和身份管理:如身份和访问管理(IAM)、加密、网络安全组等,用于控制访问权限和保护数据安全。
1.4 云服务架构模式
- 微服务架构:将应用程序拆分为独立的小服务,各服务通过 API 通信,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微服务架构适合云环境,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故障隔离能力。
- 无服务器架构(Serverless):通过函数即服务(FaaS),应用程序可以按需运行,开发者只需编写代码而不需关心底层服务器,常见服务如 AWS Lambda、Azure Functions。
- 事件驱动架构:基于事件触发执行服务或任务,常用于无服务器计算,方便资源按需分配。
- 容器化和编排:使用容器技术(如 Docker)来打包和部署应用,结合 Kubernetes 等编排工具进行管理和扩展。
1.5 关键设计考虑
- 弹性和可扩展性:根据业务需求自动增减计算资源,支持横向和纵向扩展。
-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通过区域冗余部署和自动故障转移机制确保应用程序的高可用性。
- 多租户支持:在公有云中支持多个用户共享相同的物理资源,但隔离数据和访问权限。
- 安全性:确保数据和应用的安全,包括身份验证、授权、加密、备份和合规性。
- 自动化:通过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工具(如 Terraform)和 DevOps 实践,简化配置、部署和管理的过程,提高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
1.6 优势
- 成本优化:通过按需分配资源,用户只需支付实际使用的部分,避免购买和维护昂贵的硬件。
- 敏捷性:通过云服务提供的自动化工具和平台,企业能够快速开发、测试和上线应用程序。
- 弹性:能够快速应对流量高峰,自动扩展和缩减资源。
- 可靠性:提供冗余和自动故障恢复功能,使系统更具韧性和可靠性。
1.7 常见的云服务架构实践
- DevOps 和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水线实现代码的快速发布和迭代。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如使用 Terraform 或 AWS CloudFormation,以代码的方式管理和部署云资源。
- 使用 API 网关和负载均衡器:确保流量的有效管理,提供 API 的统一入口,并分配请求到合适的服务节点。
云服务架构的核心在于通过云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和服务构建灵活、高效的系统,使得应用程序具备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和敏捷性。这种架构方式非常适合现代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
2.华为云架构
华为的云服务架构(Huawei Cloud Architecture)是基于其公有云平台“华为云(Huawei Cloud)”的整体云计算解决方案,涵盖基础设施、平台及软件服务。华为的云服务架构设计致力于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高效、灵活、可靠和安全的云环境,帮助客户实现业务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1 华为云服务模型
-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华为云提供弹性云服务器(ECS)、裸金属服务器(BMS)、虚拟私有云(VPC)等基础设施服务,用户可以按需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 PaaS(平台即服务):华为云提供多种开发平台,包括容器引擎(Cloud Container Engine, CCE)、数据服务平台、人工智能服务(如ModelArts AI平台),以简化应用开发和部署。
- SaaS(软件即服务):华为云提供多种SaaS解决方案,包括企业协同办公、财务管理、营销等软件服务,用户只需登录账号即可使用。
2.2 华为云部署模型
- 公有云:华为云主要以公有云模式提供服务,帮助企业降低IT基础设施成本,实现灵活部署。
- 私有云:通过华为私有云解决方案(如FusionCloud),为企业提供独立的IT环境,满足数据安全和本地部署的需求。
- 混合云:华为提供混合云方案,通过华为云Stack将公有云与私有云无缝对接,以满足企业灵活部署和数据管控的需求。
2.3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核心组件
- 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ECS):提供按需伸缩的计算能力,适合各种应用负载。
- 裸金属服务器(BMS):提供近似物理机的高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 容器引擎(CCE):基于 Kubernetes 的容器管理服务,方便企业进行应用容器化和编排。
- 无服务器架构(FunctionGraph):支持事件驱动的计算,按需计费,帮助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
- 存储:
- 对象存储服务(OBS):适合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备份,提供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 弹性文件服务(SFS):支持共享文件存储,用于分布式应用程序和数据共享。
- 块存储(EVS):提供与云服务器配套使用的存储,保证高性能的数据读取和写入。
- 网络:
- 虚拟私有云(VPC):支持企业在云中创建虚拟网络,增强网络隔离和安全性。
- 弹性负载均衡(ELB):用于分发流量,保障应用的高可用性和弹性扩展能力。
- 内容分发网络(CDN):加速内容的全球分发,降低访问延迟。
- 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如 MySQL、PostgreSQL、SQL Server,帮助企业快速部署和管理数据库。
- 分布式数据库服务(GaussDB):提供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适合对性能和数据处理有较高要求的业务。
- 安全和管理:
- 身份和访问管理(IAM):用于控制用户和资源的访问权限。
- 数据加密和安全防护:如DDoS高防、网络安全防火墙等,帮助企业防御网络攻击,确保数据安全。
2.4 华为云服务架构模式
- 微服务架构:华为云提供微服务引擎(Cloud Service Engine, CSE),基于Spring Cloud的技术栈,支持应用拆分为多个独立服务,实现独立开发和部署,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无服务器架构:通过华为云的FunctionGraph,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而无需考虑底层资源管理,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 容器化和编排:华为云的CCE服务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地使用Docker和Kubernetes来管理容器化应用,并通过自动化编排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5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设计考虑
- 弹性和可扩展性:华为云支持自动扩展,根据业务需求自动增加或减少资源,以应对流量高峰和波动。
- 高可用性和容错:通过多区域、多可用区的部署,以及自动故障转移,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 安全合规:华为云通过严格的安全措施、数据加密和合规认证,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
- 全球化部署:华为云在全球多个区域部署数据中心,支持企业的全球化业务需求。
2.6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优势
- 端到端的服务能力:华为云提供从基础设施到软件服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轻松实现数字化转型。
- 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得益于华为自身在网络和数据中心方面的技术积累,华为云的基础设施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 智能化服务:华为云提供AI和大数据服务,如ModelArts和DAYU,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智能化。
- 数据安全和合规性:华为云通过了多种全球安全认证和合规要求,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2.7 华为云服务架构实践
- DevOps 和 CI/CD:华为云支持通过 CodeArts 等工具实现开发、测试、部署的自动化,简化企业软件交付流程。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通过华为云的CloudFormation或者Terraform,企业可以以代码的方式管理资源,快速进行环境的搭建和变更。
- API 网关和消息队列:华为云 API 网关用于统一管理应用接口,提供安全控制;而消息队列(DMS)用于支持微服务之间的异步通信,提高系统的解耦性。
2.8 典型案例
- 政企服务:华为云助力政府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通过数据平台和AI技术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互联网应用:华为云为互联网公司提供高并发、高弹性的架构,确保在大流量场景下应用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 制造业:华为云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客户构建数字化工厂,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华为云服务架构的设计注重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结合华为在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备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实现业务的智能化。
3.架构案列与设计
3.1 项目名称:跨区域高可用电商平台架构设计
3.1.1 项目背景:
本架构设计为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其目标是确保业务在高峰期的稳定运行,同时具备强大的容灾能力。该企业的在线零售平台覆盖全国市场,面对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以及各种促销活动带来的流量高峰,现有架构难以支撑业务的快速扩展,并存在单点故障的隐患。因此,本次架构重在打造一个可靠、安全且具备弹性扩展能力的云平台,保障用户的购物体验。
3.1.2 业务需求分析
-
高可用性需求:
- 在双十一、618等促销活动期间,电商平台需要应对大量的用户访问,系统必须具备应对突发流量的能力,确保即使在流量最高峰时,服务也能正常运作。
-
容灾和数据安全:
- 电商平台的业务数据至关重要,不容有失,特别是在发生系统故障或重大自然灾害时,平台需要能够快速恢复,保障用户订单、支付等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
负载均衡与弹性扩展:
- 平时的业务访问量相对平稳,但在促销期间会出现数倍的流量高峰,因此架构必须能够支持自动扩展,避免资源浪费并降低运营成本。
3.1.3架构设计概述
为了满足上述业务需求,本次架构设计采用了“两地两中心”的方案,在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分别部署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以保证业务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
主生产区域(Region A):
- 主生产中心位于 Region A,承担 80% 的业务流量,是系统的核心生产区域。它包含:
- 弹性云服务器(ECS-Halo):作为主要的应用服务器,处理用户请求。负载均衡器(ELB)用于将公网流量引入,内部服务通过 8090 端口运行。
- 自动伸缩(AS):通过自动伸缩机制,保证在访问量高峰时自动增加服务器实例,以应对突发负载。
- 关系型数据库(RDS):用于存储用户信息、订单数据等关键数据。
- 主生产中心位于 Region A,承担 80% 的业务流量,是系统的核心生产区域。它包含:
-
灾备区域(Region B):
- 灾备中心位于与主生产中心地理上有一定距离的 Region B。它在日常中承担 20% 的流量,并在主生产中心失效时接管所有的生产任务。它包含:
- 灾备应用服务器(dr-web):通过 ECS 实例承载部分业务流量,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灾备中心能够迅速切换为主生产中心。
- 数据复制服务(DRS):通过 DRS 实现数据从主生产区域到灾备区域的异步复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关系型数据库(RDS):灾备中心有自己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复制服务与主生产区域保持一致。
- 灾备中心位于与主生产中心地理上有一定距离的 Region B。它在日常中承担 20% 的流量,并在主生产中心失效时接管所有的生产任务。它包含:
-
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
- 虚拟专用网络(VPN):用于连接两个区域之间的网络,确保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通过 VPN,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可以进行安全的数据同步和内部通信,保证在灾备切换时的数据一致性。
3.1.4 典型应用场景
-
促销高峰保障:
- 在双十一等促销期间,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和流量。本架构通过主生产区域和自动伸缩机制来确保系统性能,同时灾备区域承担部分流量,减轻主区域的压力,保证用户在高峰期也能顺利完成购物。
-
容灾与业务连续性:
- 在主区域(Region A)出现硬件故障或网络故障时,Region B 可以迅速接管业务。通过 DNS 将流量完全切换至 Region B,并依靠异地数据复制,确保用户数据不丢失,服务不中断。
-
容灾演练与数据安全:
- 电商平台会定期进行容灾演练,通过主动切换至 Region B 来验证系统的容灾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响应。通过数据复制服务(DRS),即便在数据中心间有较大的物理距离,也能够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3.2 架构图
3.2.1 DNS 和 Web 终端
- DNS:域名系统(DNS)用来管理请求流量,将
www.opencart-xxxx.com
的访问请求分配到 Region A 和 Region B。 - 流量分配:通过 DNS,80% 的流量被分配到 Region A,20% 被分配到 Region B。这种负载分配策略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3.2.2 负载均衡器(ELB)
- 80 端口:图中标识的
80
端口是公网访问负载均衡器(ELB)的入口端口,用于接收外部用户的 HTTP 请求。 - 内部服务端口 8090:ELB 将请求分发到内部的应用服务器上,应用服务器监听
8090
端口来提供具体的服务。
3.2.3 区域 A 和 B 的架构
-
Region A(主生产区域):
- active-web 服务器:通过 ECS 实例(
ecs-halo
)来提供应用服务。该 ECS 实例部署在subnet-active-web
中。 - 自动伸缩(AS):自动伸缩功能用于根据流量变化自动增加或减少
active-web
服务器数量,确保高峰时服务的可用性。 - RDS 数据库:存储业务数据,位于
subnet-active-db
,为应用提供数据库服务。
- active-web 服务器:通过 ECS 实例(
-
Region B(容灾区域):
- dr-web 服务器:同样是 ECS 实例(
ecs-halo
),部署在subnet-dr-web
中,作为容灾备份的应用服务器,用于在 Region A 出现故障时接管部分流量。 - DRS(数据复制服务):数据复制服务(DRS)用于将 Region A 的数据库数据同步到 Region B 的数据库,保证在故障切换时数据的一致性。
- dr-web 服务器:同样是 ECS 实例(
3.2.4 网络架构
- 虚拟专用网络(VPN):VPN 连接两个区域之间的网络,实现私有网络内的数据同步和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3.2.5 关键特性和优势
-
高可用性:
- 主从部署:Region A 是主生产区域,而 Region B 是备用区域,提供容灾和冗余。
- 自动伸缩:使用自动伸缩机制确保在流量高峰期间有足够的计算资源提供服务。
-
容灾能力:
- 两地部署:通过在两个不同的区域部署应用和数据库,系统能够应对单一区域故障,增强了整体的容灾能力。
- 数据同步:通过 DRS 实现异地数据同步,保证在生产区域失效的情况下,容灾区域的数据一致性。
-
负载均衡和流量调度:
- 使用 DNS 进行流量分配,其中 80% 的流量发送到 Region A,20% 发送到 Region B。这种配置不仅能够为容灾准备,也能够在日常中分担部分负载。
-
网络安全:
- VPN 连接:确保两个区域之间的通信是安全的,适合敏感数据传输和管理。
3.2.6 应用场景
这种架构设计适合对业务连续性、容灾和数据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例如:
- 电子商务平台:保证在高峰期或意外情况(如机房故障)时,用户的访问体验不会中断。
- 金融行业:需要确保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容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 企业级 SaaS 应用:需要跨地域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4 设计亮点
-
高可用性与容灾能力并重:
- 跨区域部署:通过在两个不同区域部署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即使其中一个区域失效,另一个区域也能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行。
- 自动负载分担:通过 DNS 的智能调度,Region A 和 Region B 按照 80% 与 20% 的比例分配流量,确保备份中心(Region B)始终保持活跃。
-
弹性扩展:
- 通过自动伸缩机制(AS),主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都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访问量动态扩展或缩减计算资源,在确保服务稳定的同时优化成本。
-
安全性与数据一致性:
- VPN 连接:两个区域之间通过 VPN 连接,确保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同时通过 DRS 实现数据的异步复制,以保障灾备中心拥有最新的业务数据。
3.4 总结
本次架构设计为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跨区域高可用云架构。通过主生产和灾备中心的合理配置,平台不仅能够在高峰流量时保持服务稳定,还能在发生重大故障时迅速切换至灾备区域,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用户数据的安全。这种设计有效降低了单点故障的风险,能够适应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增长,并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