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原理
自动合并检索
自动合并检索原理,和我的上一篇文章的检索方案: 将文本分割成512大小(一般对应段落大小)和128(一般对句子大小不是严格的句子长度)大小两种分别存储到索引库,再用llama_index的简单融合寻回器,分别从这里个向量库查询。将查询结果融合排序后交给LLM的方式十分类似,不同点是检索能将子小块的内容合成大块文本返回。上一篇文章《Chainlit集成LlamaIndex实现知识库高级检索(简单融合寻回器)》
自动合并检索主要是将文档按照块大小拆分成不同层级的节点,这些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然后在检索过程中找到相似度高的叶子节点,如果一个父节点中有多个子节点被检索到,那么这个父节点就会被自动合并,最终将父节点的所有文档都作为上下文发送给 LLM(大语言模型),下面是自动合并检索的示意图:
该检索技术的优缺点
LlamaIndex是一个用于将大型语言模型(LLMs)与外部数据连接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使得从外部数据源检索信息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其中,自动合并检索(Auto-merging Retrieval)是LlamaIndex的一项重要功能,它能够在检索过程中自动合并相关的小文本片段,形成更大的上下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后续的信息合成或问题回答任务。以下是关于LlamaIndex自动合并检索的一些优缺点分析:
优点
提高检索质量
自动合并检索能够递归地“合并”引用父节点超过给定阈值的叶节点子集,从而将潜在不同的、较小的上下文合并成一个较大的上下文。这意味着,当用户提出一个问题或者需要获取相关信息时,系统不仅仅提供孤立的信息片段,而是将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更加完整和连贯的答案,提高了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质量。
优化文本合成
自动合并检索不仅有助于提高检索的准确性,还可以优化文本的合成过程。通过合并相关的上下文,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在合成信息时考虑到更多的背景信息,使得最终生成的文本更加符合用户的预期。
灵活性和高效性
LlamaIndex作为一个文本检索工具,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著称。自动合并检索作为其一部分,同样继承了这些特点,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灵活地调整检索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检索效果。
缺点
可能增加计算成本
虽然自动合并检索提高了检索质量,但是由于需要合并多个相关片段,可能会导致计算资源的消耗增加。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下,如果不对合并的阈值和策略进行合理的设定,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计算开销。
复杂性提升
相比于简单的检索方式,自动合并检索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为了实现高效的合并,需要设计合理的层次结构和切割策略,这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成本和技术门槛。同时,这也要求系统设计者需要对数据结构有深入的理解。
潜在的信息冗余
尽管自动合并检索旨在提供更完整的上下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合并可能会引入不必要的信息冗余。如果合并策略不够精确,可能会导致检索结果中包含过多无关紧要的细节,反而影响了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LlamaIndex的自动合并检索功能为提高检索质量和文本合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额外开销和复杂性。正确地配置和使用这一功能,对于最大化其优势同时减轻潜在的缺点至关重要。总体来看,只要文档切割分块的每个块的内容完整,使用自动合并检索的这种方式优于 我上一篇写的文章《Chainlit集成LlamaIndex实现知识库高级检索(简单融合寻回器)》 的方案,当然你也可以使用 简单融合寻回器和自动合并检索结合,利用QueryFusionRetriever
的num_queries
参数来生成多个相似问题,使用retrievers
参数设置,自动合并检索器和其他检索器整合,提高检索精度。
LlamaIndex官方地址 https://docs.llamaindex.ai/en/stable/
快速上手
创建一个文件,例如“chainlit_chat”
mkdir chainlit_chat
进入 chainlit_chat
文件夹下,执行命令创建python 虚拟环境空间(需要提前安装好python sdk
。 Chainlit
需要python>=3.8
。,具体操作,由于文章长度问题就不在叙述,自行百度),命令如下:
python -m venv .venv
- 这一步是避免python第三方库冲突,省事版可以跳过
.venv
是创建的虚拟空间文件夹可以自定义
接下来激活你创建虚拟空间,命令如下:
#linux or mac
source .venv/bin/activate
#windows
.venv\Scripts\activate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requirements.txt
,内容如下:
chainlit
llama-index-core
llama-index-llms-dashscope
llama-index-embeddings-dashscope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安装后,项目根目录下会多出
.chainlit
和.files
文件夹和chainlit.md
文件
代码创建
只使用通义千问的DashScope
模型服务灵积的接口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env
环境变量,配置如下:
DASHSCOPE_API_KEY="sk-api_key"
DASHSCOPE_API_KEY
是阿里dashscope的服务的APIkey,代码中使用DashScope的sdk实现,所以不需要配置base_url。默认就是阿里的base_url。- 阿里模型接口地址 https://dashscope.console.aliyun.com/model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app.py文件,代码如下:
import os
import time
import chainlit as cl
from llama_index.core import (
Settings,
VectorStoreIndex,
SimpleDirectoryReader, StorageContext, load_index_from_storage, )
from llama_index.core.node_parser import SentenceSplitter, HierarchicalNodeParser, get_leaf_nodes, get_root_nodes, \
get_child_nodes
from llama_index.core.query_engine import RetrieverQueryEngine
from llama_index.core.retrievers import AutoMergingRetriever
from llama_index.core.storage.docstore import SimpleDocumentStore
from llama_index.embeddings.dashscope import DashScopeEmbedding, DashScopeTextEmbeddingModels, \
DashScopeTextEmbeddingType
from llama_index.llms.dashscope import DashScope, DashScopeGenerationModels
Settings.llm = DashScope(
model_name=DashScopeGenerationModels.QWEN_MAX, max_tokens=512, api_key=os.environ["DASHSCOPE_API_KEY"]
)
Settings.embed_model = DashScopeEmbedding(
model_name=DashScopeTextEmbeddingModels.TEXT_EMBEDDING_V2,
text_type=DashScopeTextEmbeddingType.TEXT_TYPE_DOCUMENT,
)
@cl.cache
def get_vector_store_index():
storage_dir = "./storage_auto"
if os.path.exists(storage_dir):
# rebuild storage context
storage_context = StorageContext.from_defaults(persist_dir=storage_dir)
# load index
vector_store_index = load_index_from_storage(storage_context)
else:
documents = SimpleDirectoryReader("./data_file").load_data(show_progress=True)
print(f"documents: {len(documents)}")
chunk_sizes = [512, 128]
node_parser_ids = [f"chunk_size_{chunk_size}" for chunk_size in chunk_sizes]
node_parser_map = {}
for chunk_size, node_parser_id in zip(chunk_sizes, node_parser_ids):
if chunk_size == 128:
chunk_overlap = 10
else:
chunk_overlap = 20
print(chunk_size, chunk_overlap)
node_parser_map[node_parser_id] = SentenceSplitter(
chunk_size=chunk_size,
chunk_overlap=chunk_overlap,
)
node_parser = HierarchicalNodeParser.from_defaults(
node_parser_ids=node_parser_ids, node_parser_map=node_parser_map
)
nodes = node_parser.get_nodes_from_documents(documents)
print(f"nodes: {len(nodes)}")
root_nodes = get_root_nodes(nodes)
print(f"root_nodes: {len(root_nodes)}")
middle_nodes = get_child_nodes(root_nodes, all_nodes=nodes)
print(f"middle_nodes: {len(middle_nodes)}")
leaf_nodes = get_leaf_nodes(nodes)
print(f"leaf_nodes: {len(leaf_nodes)}")
doc_store = SimpleDocumentStore()
doc_store.add_documents(nodes)
storage_context = StorageContext.from_defaults(docstore=doc_store)
vector_store_index = VectorStoreIndex(
nodes=leaf_nodes, storage_context=storage_context
)
vector_store_index.storage_context.persist(persist_dir=storage_dir)
return vector_store_index
vector_index = get_vector_store_index()
@cl.on_chat_start
async def start():
await cl.Message(
author="Assistant", content="你好! 我是泰山AI智能助手. 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send()
@cl.on_message
async def main(message: cl.Message):
start_time = time.time()
vector_retriever = vector_index.as_retriever(similarity_top_k=20)
retriever = AutoMergingRetriever(
vector_retriever=vector_retriever, storage_context=vector_index.storage_context,simple_ratio_thresh=0.4,verbose=True
)
query_engine = RetrieverQueryEngine.from_args(
retriever, streaming=True,
)
print(f"代码执行时间1: {time.time() - start_time} 秒")
msg = cl.Message(content="", author="Assistant")
res = await query_engine.aquery(message.content)
print(f"代码执行时间1: {time.time() - start_time} 秒")
async for token in res.response_gen:
await msg.stream_token(token)
print(f"代码执行时间3: {time.time() - start_time} 秒")
source_names = []
for idx, node_with_score in enumerate(res.source_nodes):
node = node_with_score.node
source_name = f"source_{idx}"
source_names.append(source_name)
msg.elements.append(
cl.Text(content=node.get_text(), name=source_name, display="side")
)
await msg.stream_token(f"\n\n **数据来源**: {', '.join(source_names)}")
await msg.send()
- 代码中的
persist_dir=storage_dir
不设置的默认是./storage
. - 代码中
chunk_size
是将长文档分割的文本块的大小,chunk_overlap
是和上下文本块的重合文本的大小。 - 代码中
node_parser = HierarchicalNodeParser.from_defaults( node_parser_ids=node_parser_ids, node_parser_map=node_parser_map )
可以简写为node_parser = HierarchicalNodeParser.from_defaults()
会按照[2048,512,128]
三种层次分割,经过我测试不使用默认的效果会更好 similarity_top_k=20
返回20条最相关的数据simple_ratio_thresh
,它的默认值是 0.5,表示自动合并文档的阀值,如果在一个父节点中,子节点被检索到的比例小于这个阀值,那么自动合并功能将不会生效,这样提交给 LLM 的上下文就只会包含检索到的叶子节点。反之如果大于这个阀值,文档就会自动合并,最终提交给 LLM 的上下文就会包含这个父节点的内容。比如父节点有 4 个子节点,检索时发现只有 1 个子节点,那么子节点被检索到的比例就是 0.25(1/4),小于阀值 0.5,所以自动合并功能不会生效,最终提交给 LLM 的上下文就只会包含那个检索到的子节点。
代码解读
这段代码展示了一个使用 chainlit
和 llama_index
库来创建一个基于向量存储索引的问答系统的过程。下面是对这段代码的关键部分进行的解读:
-
导入必要的库:
- 导入了
os
和time
这两个Python标准库。 - 导入了来自
llama_index
库的核心组件,如设置、向量存储索引、文档读取器等。 - 导入了
chainlit
库用于构建交互式聊天应用。
- 导入了
-
初始化LLM(Large Language Model)和嵌入模型:
- 设置了使用的LLM为
DashScope
提供的Qwen Max
模型,并配置了API密钥等参数。 - 嵌入模型也选择了
DashScope
的TEXT_EMBEDDING_V2
模型。
- 设置了使用的LLM为
-
定义获取向量存储索引的方法:
- 如果存储目录存在,则加载已有的索引;否则,从文档中创建新的索引。
- 使用
HierarchicalNodeParser
来处理文档,将其拆分为不同粒度的节点,并构建层次结构。 - 创建
SimpleDocumentStore
并将所有节点存储进去。 - 创建并保存向量存储索引。
-
定义聊天启动函数:
- 使用
chainlit
的on_chat_start
装饰器来定义当聊天开始时发送的消息。
- 使用
-
定义消息处理函数:
- 使用
chainlit
的on_message
装饰器来定义接收用户输入后执行的操作。 - 创建一个向量检索器,并基于此创建一个自动合并检索器。
- 创建一个查询引擎来处理检索到的信息,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返回结果。
- 处理查询引擎返回的结果,并通过
chainlit
发送回给用户。
- 使用
这段代码主要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基于文档知识库的问答系统,并且利用 chainlit
来提供用户界面进行交互。它包括了从文档加载到索引构建,再到查询处理和结果展示的整个流程。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这段代码运行,你需要确保安装了所有必要的依赖库,并且拥有正确的API密钥。此外,代码中的路径(例如 ./data_file
和 ./storage_auto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data_file文件夹
将你的文件放到这里,代码中设置的支持,pdf、doc、csv 、txt格式的文件,后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更多,langchain带有很多格式文件的加载器,可以自行修改代码。
运行应用程序
要启动 Chainlit
应用程序,请打开终端并导航到包含的目录app.py。然后运行以下命令:
chainlit run app.py -w
- 该
-w
标志告知Chainlit
启用自动重新加载,因此您无需在每次更改应用程序时重新启动服务器。您的聊天机器人 UI 现在应该可以通过http://localhost:8000访问。 - 自定义端口可以追加
--port 80
启动后界面如下:
后续会出关于LlamaIndex
高级检查的技术文章教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我的动态!!!
相关文章推荐
《Chainlit快速实现AI对话应用的界面定制化教程》
《Chainlit接入FastGpt接口快速实现自定义用户聊天界面》
《使用 Xinference 部署本地模型》
《Fastgpt接入Whisper本地模型实现语音输入》
《Fastgpt部署和接入使用重排模型bge-reranker》
《Fastgpt部署接入 M3E和chatglm2-m3e文本向量模型》
《Fastgpt 无法启动或启动后无法正常使用的讨论(启动失败、用户未注册等问题这里)》
《vllm推理服务兼容openai服务API》
《vLLM模型推理引擎参数大全》
《解决vllm推理框架内在开启多显卡时报错问题》
《Ollama 在本地快速部署大型语言模型,可进行定制并创建属于您自己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