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入门学习(全是干货)——树(中)
1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简称 BST)
1.1 二叉搜索树及查找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 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满足以下性质:
- 对于每一个节点,其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该节点的值。
- 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该节点的值。
- 每棵子树也是一棵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的基本操作:
-
查找元素(Find)
查找从根结点开始,如果树为空,返回NULL 若搜索树非空,则根结点关键字和X进行比较,并进行不同处理: 1.若X小于根结点赋值,只需在左子树中继续搜索; 2.如果X大于根结点的键值,在右子树中进行继续搜索; 3.若两者比较结果是相等,搜索完成,返回指向此结点的指针
Position Find(ElementType X,BinTree BST) { if(!BST) return NULL;//查找失败 if( X > BST -> Data)//这是尾递归,下面的两个Find的也是同理 return Find(X,BST->Right);//在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Else if(X < BST -> Data) return Find(X,BST->Left);//在左子树中继续查找 else//X == BST->Data return BST;//查找成功,返回结点的找到结点的地址 } //由于非递归函数的执行效率高,可将"尾递归"函数改为迭代函数 Position IterFind(ElementType X,BinTree BST) { while(BST){ if(X > BST->Data) BST = BST -> Right;//向右子树中移动,继续查找 else if(X < BST->Data) BST = BST ->Left;//向左子树中移动,继续查找 else//X == BST ->Data return BST;//查找成功,返回结点的找到结点的地址 } return NULL;//查找失败 } //查找的效率决定于树的高度
-
插入元素
-
删除元素
查找最大和最小元素
- 查找最小元素:从根节点开始,沿左子树一直往下找到最左端的叶子节点。
- 查找最大元素:从根节点开始,沿右子树一直往下找到最右端的叶子节点。
查找最小元素的递归函数示例:
Node* findMin(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 root->left == nullptr)
return root;
return findMin(root->left);
}
查找最大元素的迭代函数示例:
Node* findMax(Node* root) {
while (root->right != nullptr)
root = root->right;
return root;
}
1.2 二叉搜索树的插入
插入操作的关键是要找到元素应该插入的位置,这与查找操作类似。插入时,我们从根节点开始,与节点的值进行比较:
- 如果插入的值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则递归到左子树。
- 如果插入的值大于当前节点的值,则递归到右子树。
- 如果找到了空节点,则插入该元素。
插入元素的算法:
BinTree Insert(ElementType X,BinTree BST)
{
if(!BST){
//若原树为空,生成并返回一个结点的二叉搜索树
BST = malloc(sizeof(struct TreeNode));
BST -> Data = X;
BST -> Left = BST -> Right = NULL;
}else //开始找要插入元素的位置
if(X < BST->Data )
BST -> Left = Insert(X,BST->Left);//递归插入左子树
else if(X > BST->Data)
BST->Right = Insert(X,BST->Right);//递归插入右子树
//else X已经存在,什么都不做
return BST;
}
1.3 二叉搜索树的删除
删除一个节点需要考虑三种情况:
-
删除的是叶结点:直接删除,并修改其父节点的指针为
NULL
。 -
删除的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
- 将其父节点的指针指向要删除节点的唯一孩子。
-
删除的节点有两个子节点:
- 用右子树的最小元素或左子树的最大元素替代被删除的节点,然后删除这个替代节点。
删除元素的代码实现:
BinTree Delete (ElementType X,BinTree BST)
{
Position Tmp;
if(!BST) printf("要删除的元素未找到");
else if(X < BST ->Data)
BST->Left = Delete(X,BST->Left);//左子树递归删除,返回左子树删除了x这个结点之后,新的左子树根结点的地址
else if(X > BST->Data)
BST->Right = Delete( X,BST->Right);//右子树递归删除
else//找到要删除的结点
if(BST->Left && BST->Right ){//被删除结点有左右两个子节点
Tmp = FindMin(BST->Right);//在右子树中找最小的元素填充删除结点
BST->Data = Tmp->Data;
BST->Right = Delete(BST->Data,BST->Right);//在删除结点的右子树中删除最小元素
}else{//被删除结点有一个或无子结点
Tmp = BST;
if(!BST->Left)//有右孩子或无子结点
BST = BST->Right;
else if(!BST->Left)//有左孩子或无子结点
BST = BST->Left;
free(Tmp);
}
}
return BST;
2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
2.1 什么是平衡二叉树
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即左右子树的高度差最多为1)。如果一棵树的每个子树也都满足这个条件,则该树为平衡二叉树。
平衡因子:
平衡因子是某个节点左右子树的高度差。平衡因子计算公式:
平衡因子 = 左子树高度 - 右子树高度
对于平衡二叉树,所有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都小于或等于1。
举例:
至少需要 7 个结点才能构造出一棵高度为 3 的平衡二叉树。
2.2 平衡二叉树的调整
在二叉搜索树的插入或删除操作中,如果树的平衡被打破,就需要进行调整,使其重新成为平衡二叉树。调整的方法是旋转,常见的四种旋转操作有:
1. RR旋转(右右旋转):
当插入点位于节点的右子树的右子树时,执行RR旋转。通过一次左旋,使树重新平衡。
2. LL旋转(左左旋转):
当插入点位于节点的左子树的左子树时,执行LL旋转。通过一次右旋,使树重新平衡。
3. LR旋转(左右旋转):
当插入点位于节点的左子树的右子树时,执行LR旋转。首先对左子树进行RR旋转,然后对整个树进行LL旋转。
4. RL旋转(右左旋转):
当插入点位于节点的右子树的左子树时,执行RL旋转。首先对右子树进行LL旋转,然后对整个树进行RR旋转。
3 链表逆转
3.1 链表基本概念
链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每个节点包含两部分:
- 数据域:存储数据。
- 指针域:存储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2 单链表逆转算法
链表逆转的核心思想是逐个反转节点的指针方向,以下是链表逆转的伪代码实现:
Ptr Reverse(Ptr head) {
Ptr newHead = nullptr;
Ptr oldHead = head;
while (oldHead != nullptr) {
Ptr temp = oldHead->next;
oldHead->next = newHead;
newHead = oldHead;
oldHead = temp;
}
return newHead;
}
边界测试:
- 链表长度为 0 或 1 的情况。
- 链表长度恰好为反转单位长度的整数倍。
- 逆转链表的其他边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