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管理和控制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患者面临血压居高不下、难以控制的困境。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心脑血管科专家黄力医生,为大家深入解析血压形成的三大要素,并分享如何通过精准调控这三个方向,有效降低血压。
一、心脏的收缩力:血压的源动力
黄力医生首先强调了心脏收缩力在血压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心脏要使劲收缩才能把血液泵出,这是形成血压的第一个要素。这也是为什么心衰患者血压偏低的原因——心脏收缩功能减弱,血液无法有效泵出,导致血压下降。”
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如果患者的血压居高不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这类药物能够减缓心脏的收缩速度,降低心脏的收缩力,从而帮助降低血压。但需注意,这类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血管的容量:血压的蓄水池
除了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容量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黄力医生解释说:“血管内的血液量,我们称之为血管的容量。如果血管内的血液减少或水分丢失,血管容量降低,血压也会相应下降。反之,如果心脏收缩过强,或者患者摄入过多盐分和水分,导致血管容量增加,舒张压也会升高。”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他们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以减少血管容量的增加。同时,利尿剂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它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血管内的血液量,从而降低血压。
三、血管的口径:血压的调节阀
血管的口径,即血管的粗细程度,同样对血压有着重要影响。黄力医生指出:“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泵入血管,血管的口径决定了血液流动的顺畅程度。如果血管口径过细,血液流动受阻,压力就会增大;而如果血管口径适中或稍粗,血液流动就会更加通畅,压力也会相应降低。”
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扩张血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及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这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结语
通过黄力医生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血压的形成和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容量以及血管的口径等多个方面。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有效控制血压,就需要找准这三个方向进行精准调控。同时,也提醒广大患者朋友,在降压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心脑血管科黄力医生抖音号:6911469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