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news2024/9/22 14:19:30

1.网络层

网络层最主要的协议就是IP协议。

下图是IP协议的格式:

1.1 IP协议解析

(1)4位版本:

有两种:IPV4(IP地址4个字节大小)和IPV6(IP地址16个字节大小)

(2)4位首部长度:

IP协议的报头长度同TCP类似的,是变长的,范围:0~0xF(单位为4字节)

(3)8位服务类型:

能够让IP协议切换形态。包括:3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用),4位TOS字段(这4位字段是冲突的,也就是说只能有一位是1,不同位设1表示IP协议不同的状态,分别表示:最小延时,最小吞吐量,最小成本,最高可靠性),1位保留字段

(4)16位总长度:

描述IP协议包的最大长度,范围:0~65535,不超过64KB(但IP协议自身支持拆包组包功能)。

(5)16位标识:

如果一个大的IP协议数据包被拆分成一个一个小的包,每一个小包中的标识位就相同。

(6)3位标识:

有一位表示是否允许拆包,还有一位表示是否是最后一个包。

(7)13位偏移:

表示每一个小的数据包的相对位置。

(8)8位生存时间(TTL):

描述了一个IP数据包在网络上能够存活的时间。IP数据包在被构造出来时,TTL(次数)都会设置一个初始值,数据包在转发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就会使TTL减少一次,直至TTL为0,如果TTL已经为0,但是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会被丢弃掉。

(9)8位协议:

描述的是IP数据包的载荷部分,是TCP/UDP数据包。

(10)16位首部校验和:

只是校验IP的头部,不会校验载荷。(原理与UDP校验和相同)

(11)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

IP协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4个字节大小,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来进行表示。

1.2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

(1)地址管理:

指定一系列规则,通过地址,描述出一个设备在网络上的位置。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整数(42亿9千万),互联网发展到前天,能够上网的设备早就超过了IP地址所能表示的最大范围,很明显IP地址已经不够用了。

那么如何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呢?

方案一:动态分配IP地址=>治标不治本,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并没有增加IP地址的数量。

eg:美国与我们国家有时差,我们这里一般是白天,他们那边就是晚上,同样我们这边是晚上,他们那边是白天,晚上都都睡觉就不会分配IP地址,白天才会分配IP地址。

方案二:NAT转换机制

IP地址分为两类:

1)外网IP(外域网IP);除了内网IP之外的所有IP。

2)内网IP(局域网IP):如果一个IP是192.168.*或10.*或172.16.*~172.31.*,则为内网IP。

当前情况下,一个小区/学校/公司统一使用一个局域网,局域网中可能有成千上万个IP,然后这个局域网有一个外网IP,局域网内部的设备要想访问外网都会经过NAT将IP地址转换成外网IP,从而就可以访问了。

NAT具体工作:

如果是只有一台机器,那么只需要源IP和目的IP就足够了,IP数据包在经过NAT的时候,NAT会将IP数据包报头中的源IP(原来是一个内网IP),给替换成局域网的外网IP(内网IP不允许在外网中使用),并且建立映射关系(原来的内网IP与局域网的外网IP,以便响应返回的时候,能够映射回去)。

如果是多台机器,仅仅只有IP地址就不行了,还需要结合端口号来进行访问:

1)源IP不同,端口号也不同:

多个数据包在经过NAT的时候,NAT会将每一个IP数据包报头中的源IP(原来是一个内网IP),给替换成局域网的外网IP,端口号还是原来的,并且建立映射关系(源IP+端口号 和 局域网IP+端口号),然后就可以进行访问了。

2)源IP不同,端口号相同:

多个数据包在经过NAT的时候,NAT会将每一个IP数据包报头中的源IP(原来是一个内网IP),给替换成局域网的外网IP,端口号也需要进行转换(NAT会自动分配两个不一样的端口号),并且建立映射关系(有两个:源IP和局域网IP,源端口号和经NAT转换后的端口号),然后就可以进行访问了。

当前就是采用动态分配IP地址和NAT转换机制来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方案三:使用IPv6:16个字节,可以来说是相当大了(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给分配一个IP地址)。

但是IPv6最大的问题在于和IPv4不兼容,要想支持IPv6就得升级设备,我们国家是IPv6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这是国家大力推进的结果。IPv6一般要使用得手动开启。

(2)路由选择:

描述IP协议的转发过程,网络环境是复杂的,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之间,存在很多条不同的路径,就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更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IP数据包在转发的时候,每一个路由器是无法像地图那样知晓网络的全貌,只知道一些局部信息,也就是一个路由器不知道它自己与哪些路由器相连。这也就意味着IP数据包在转发过程中是一个“探索式”的过程。

具体过程:

数据包每到一个路由器,就会通过其中的一个数据结构-“路由表”进行查询下一步向哪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如果查找到了就按照查找到的进行转发,否则就按照默认的地址进行转发。

1.3 IP地址的其他知识点

IP地址由网络号(标识了一个局域网)和主机号(标识了一个局域网中的设备)组成。一个局域网中的主机号不允许相同,不同局域网之间网络号肯定也是不相同的。

一个IP地址哪个是网络号,哪个是主机号是由子网掩码决定的。

子网掩码:也是一位32位整数,左侧都为1,右侧都为0,不会出现0,1交替的情况。

子网掩码为1的数量就是网络号的数量,为0的数量就是主机号的数量。

如果一个IP地址主机号全为0,就代表这个IP地址是一个局域网,不能用来表示任何主机设备。

如果一个IP地址主机号全为1,就代表这个IP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UDP天然支持广播)

2.数据链路层

主要常见的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下图是以太网协议的格式:

 2.1 以太网数据包解析

(1)目的地址/源地址(mac地址):

6个字节,比IPv4大很多,目前来说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mac地址(可以作为一台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一般来说网卡一经出场就被写死了,不能进行修改)。

IP地址和mac地址有什么区别呢?

IP地址和mac地址用于不同的地方。IP地址更关注全局,完成整个通信过程中的路径规划工作。

mac地址更关注于局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是如何进行转发的。

eg:就好比我现在要去北京,中间可能会途经很多城市,现在有计划的的路径是:绵阳-成都-西安-北京,网络中类似于这个过程就是IP做的,而每到一个城市具体座什么车就是mac所需要考虑的。

并且每到一个城市源目的地和目的地就会发生变化,也就类似于每到一个节点,源mac和目的mac地址就会变换。

(2)2位类型:

描述当前数据包是一个什么类型。

(3)IP数据报,ARP请求/应答,RARP请求/应答:

1)IP数据报:

存储业务数据的数据报,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主要取决于MTU(数据链路层数据报所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长度),不同的数据链路层的MTU不同(和物理介质有关)。

2)ARP/RARP请求/应答:

不存储任何业务数据,只是进行辅助转发的协议。

以太网数据报具体转发过程:

也是类似于IP数据报转发的过程,在交换机内部有一个类似于“路由表”的一个数据结构-“转发表”(就是用ARP协议实现的)。

3.应用层

3.1 DNS(域名解析系统)

使用IP地址,来描述一个设备在网络上的位置。

eg:www.baidu.com,www.sogou.com....这些就是域名,由于IP地址难以进行宣传(并且不容易理解),所以引入域名来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DNS把域名翻译成一个IP地址(把域名和IP地址想像成是一对键值对)。

最早的DNS,是通过一个hosts文件来存储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的关系,但是这种方式很麻烦,于是就有一些大佬,搭建了一组DNS服务器,把这样的映射关系存储在服务器中。如果想要访问某个域名,就会先要请求这个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响应返回当前域名对应的IP,然后就可以访问目标网站。后续如果有域名的更新,只需要更新这个服务器中的内容即可,不用修改每个用户电脑中的hosts文件。

但全世界每时每刻都会有很多设备要进行DNS的请求,那么这一组服务器能接受这么高的请求量吗?

很明显是不能的,一个服务器能接受的请求量有限,也就是一个服务器的硬盘资源是有限的,服务器处理每个请求都是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的,单位时间内,申请的请求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当消耗的资源超过了服务器的上限,机器就挂了。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做到“高并发”,核心思路就两条:

(1)开源:

搭建DNS的程序员就号召各大网络运营商自行搭建一组“DNS镜像源服务器”,镜像服务器的数据由他们这边来进行负责上传,此时用户访问域名就是访问离自己最近的DNS镜像服务器。

(2)节流:

假如现在一台设备要对某个域名进行10次访问,第一次访问时候,还是会访问就近的镜像服务器,然后通过响应返回的IP访问对应的网站,同时浏览器会存储一下当前访问的结果,在后续访问相同域名时,就直接使用第一次访问的结果即可。

3.2 HTTP

HTTP是一个文本格式的协议,所以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经常会被压缩,压缩之后体积变小,这样在传输的时候就可以节省网络带宽(网络带宽是硬件最珍贵的资源)。

而UDP/TCP/IP是二进制格式的协议,不需要进行压缩。

3.2.1 URL

计算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在很多地方都会设计到。

格式:

解析:

(1)登录信息(认证):现在几乎不会使用了。

(2)服务器地址:可以是IP地址也可以是域名。

(3)服务器端口号:判断当前是哪个应用程序。

对HTTP请求来说默认访问的是80端口;对HTTPS请求来说默认访问443端口。

(4)资源路径:描述了你要访问服务器的哪个资源。

(5)查询字符串:是一种键值对结构的数据,以?开头,用&来分割不同的键值对,键和值之间使用 = 分割。一个URL的query string中的键值对可以有很多个。对于一些特殊的字符:+,/,?,:已经在URL中有特殊用途的字符,此时需要在进行query string的书写时就需要进行转码(ASCII),用%表示转义。(如果出现中文字符,也需要进行转码)

(6)片段标识符:有的网页内容比较长就可以分成多个“分段”,通过分段标识符就可以完成页面内部的跳转。

3.2.2 HTTP的请求

(1)请求方法:

 主要常用的也就是GET,POST和PUT。

关于GET和POST:

对于HTTP请求方法的初心就是为了表示不同的“语义”,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初心已经被遗忘了,实际上程序员如何使用,凭借自己的心意,所以目前来说GET和POST请求没有任何区别,要说有区别也只是使用习惯上造成的差异:

1)GET请求通常将传递的数据放在query string中,而POST请求通常将要传递的数据放在body中。(当然GET请求也不是不可以将数据放在body中,只是使用习惯上的差异)

2)GET请求通常用来获取资源,而POST请求通常用来提交资源(比如:登录,上传文件)

说法误区:

1)GET请求传递的数据量有限,POST传递的数据量时无限的。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早期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匮乏,所以针对URL的query string的长度做出了限制,但现在的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已经很富有了,所以query string中能存放的数据量可以很大,甚至也可以使用它上传一些照片/文件。

2)GET请求传递数据是不安全的,POST请求传递数据是安全的。

这个问题也就是来忽悠一下小白,安不安全这个问题在于请求能不能被获取到/是否进行加密。

请求被获取到对于现在来说很简单,随便使用一个抓包工具都可以获取到,也就是也可以拿到query string和body中的内容。所以安全不安全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进行了加密,而HTTP是明文传输,后续会介绍到HTTPS,它是密文传输。

3)GET请求只能传输文本数据,POST请求能传输文本数据和二进制数据。

GET请求也可以将二进制数据放在body中进行传输。

(2)报头(header):

1)Host:服务器的地址,使用代理的话有可能不同。

2)Content-length:body的数据长度

3)Content-type:body的数据格式

content-length和content-type属性得要有body才会有。后续处理请求的时候,不同的数据格式服务器处理的逻辑不同,同样返回给浏览器数据的时候,也可能设置一下数据格式,不同的数据格式浏览器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哪些格式:

请求:

json,form表单,form-data

上传文件的时候会用到后面两种请求中body的数据格式。

响应:

html,css,js,json,图片。

4)User-Agent:

可以用来查看一台什么样的设备在哪进行上网(哪个浏览器)。现在主要用来区分是PC端还是移动端(一个页面在PC端/移动端可能显示的不一样,所以可以用该属性来进行区分一样,什么样的用户端返回对应的页面)。

5)Referer:

描述了当前页面是从哪跳转过来的。Referer的存在可能就用来计算钱的。

eg:搜狗的广告搜索,按照单击计费,用户如果点击了,意味着可能对这块内容感兴趣,进一步就可能促进消费,按照点击计费,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点击广告多少次=>搜狗和广告主都需要进行统计,此时搜狗就需要通过referer来判断当前页面是不是通过搜狗页面跳转而来,广告主不可能只在一家公司投广告,可能还会在其他地方投广告,所以也需要通过referer来区别不同页面跳转而来,

6)Cookie:

可以认为是浏览器存储数据的一种机制。

浏览器的数据来源于服务器,服务器这边管理了一些核心的1数据,但是程序运行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数据,需在浏览器中存储的,后续也可能需要将这些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比如上次登录时间,上次访问信息,用户的身份信息,临时性的数据存储在浏览器中比较合适)。

更容易想到的时候,把这些数据存储在本地文件中,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浏览器为了安全性禁止网页直接访问电脑的本地文件。为了提高安全性就引入了Cookie(也是按照文件的方式保存,但是浏览器把操作文件给封装了,网页只能通过往cookie中存储键值对),后续服务器在发送请求的时候,就会把cookie中的内容给自动带入请求中,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cookie中的内容来做逻辑上的一些处理。

3.2.3 HTTP的响应

响应状态码(点击跳转查看具体的状态码):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08619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推荐系统实战(八)-冷启动(上)

一、冷启动基本描述 (一)冷启动与新用户新物料 冷启动针对的是对缺少消费记录的新用户、新物料的推荐。 新用户不仅包含初次使用应用的用户,还包含安装很久但是处于低活跃状态的用户。 (二)部分经典算法无法支持新…

2024年【安全员-C证】新版试题及安全员-C证复审模拟考试

题库来源: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小程序 2024年【安全员-C证】新版试题及安全员-C证复审模拟考试,包含安全员-C证新版试题答案和解析及安全员-C证复审模拟考试练习。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结合国家安全员-C证考试最新大纲及安全员-C证考试真题汇…

二叉搜索树进阶之红黑树

前言: 在上文我们已经学习了AVL树的相关知识以及涉及的四种旋转的内容,但是AVL树追求平衡导致旋转操作过多,一些情况下影响性能,由此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叉搜索树的另外一个分支,红黑树。 (倘若对旋转知识…

詹娜奥尔特加看到自己青少年时期露骨AI照片后删除了推特:“这太恶心了”

詹娜奥尔特加看到自己青少年时期露骨AI照片后删除了推特:“这太恶心了” 2024-08-25 23:07 发布于:河北省 21 岁的奥尔特加承认她仍在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一种有帮助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使用手机”。 这位女演员表示,看到“剪…

算法: 双指针

题目:环形链表 题目讲解: 判断环 要判断链表是否有环,可以使用快慢指针的方法。快指针每次走两步,慢指针每次走一步。如果链表有环,快慢指针最终会相遇;如果没有环,快指针会先到达链表末尾。 …

该部署公钥无权限拉代码

从阿里云云效的代码库中执行git pull时报错如下: git pull该部署公钥无权限拉代码 fatal: Could not read from remote repository.Please make sure you have the correct access rights and the repository exists.原因是该代码库在云效上未启用密钥,…

【Material-UI】Select 组件中的 `Auto width`、`Small Size` 和 `Other Props` 详解

文章目录 一、Select 组件概述1. 组件介绍2. Select 组件的基本结构 二、Auto width 属性详解1. Auto width 的作用2. Auto width 属性的基本用法3. Auto width 的实际应用场景 三、Small Size 属性详解1. Small Size 的作用2. Small Size 属性的基本用法3. Small Size 的实际应…

三分钟总结开源流程表单的优势特点

实现流程化办公,可以借助低代码技术平台、开源流程表单的优势特点。作为当前较为理想的平台产品,低代码技术平台凭借够灵活、好操作、可视化界面的优势特点,得到了通信业、医疗、高校等很多行业客户朋友的喜爱与支持。今天一起来看看开源流程…

vue2.0纯前端预览附件方法汇总

vue2.0纯前端预览附件方法汇总 一、使用iframe预览1.使用 Office 在线查看器2.XDOC文档预览服务XDOC官网地址:[https://view.xdocin.com/](https://view.xdocin.com/) 二、vue-office具体效果可以参考: [https://501351981.github.io/vue-office/examples/dist/#/docx](https:/…

linux下使用xargs批量操作

1、创建测试文件: for i in {1..4}; do touch $i.gz; done;2、将所有gz文件重命名为.gz.log2文件 ls | xargs -I {} sh -c mv {} {}.log2 3、将所有.log2文件改回为.gz文件 ls | xargs -I {} sh -c mv {} $(echo {} | sed "s/\.log2//g" ) 4、将所有的…

优先级队列面试题详解

题目链接: . - 力扣(LeetCode). - 备战技术面试?力扣提供海量技术面试资源,帮助你高效提升编程技能,轻松拿下世界 IT 名企 Dream Offer。https://leetcode.cn/problems/smallest-k-lcci/description/ 解题思路&#x…

新华三H3C HCL配置IS-IS基本配置

实验目标 完成本实验,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如何在路由器进行单区域IS-IS的基本配置 ●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上查看IS-IS路由表、邻居信息 ●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上查看IS-IS的LSDB信息 实验拓扑 IP地址表 实验任务 单区域配置: 在本实验任务中,需要在路由器上…

STM32标准库HAL库——MPU6050原理(卡尔曼滤波和DMP库处理数据)和代码

目录 陀螺仪相关基础知识: 陀螺仪数据处理的三种方式: 加速度计,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陀螺仪在智能车中的应用: MPU6050原理图和封装图: ​编辑 硬件IIC和软件IIC的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

MagiskBoot编译解包打包boot.img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发,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s://cyrus-studio.github.io/blog/ 编译环境准备 1. Windows下启用开发者模式,因为需要 symbolic link 支持 2. 安装 python3.8,并配置PATH环境变量 # 查看python版本信…

kali——sqlmap的使用

目录 前言 sqlmap在kali中的使用 检测注入点 产看所有数据库 查看当前网站使用的数据库 产看数据表 查看字段 查看字段数据 查看数据库用户 查看所有用户 获取数据库用户密码 查看用户权限 判断当前数据库用户是否是管理员 批量自动化扫描 post请求注入 cookie…

html+css+js网页设计 婚庆类型 金夫人婚庆5个页面

htmlcssjs网页设计 婚庆类型 金夫人婚庆5个页面 网页作品代码简单,可使用任意HTML编辑软件(如:Dreamweaver、HBuilder、Vscode 、Sublime 、Webstorm、Text 、Notepad 等任意html编辑软件进行运行及修改编辑等操作)。 获取源码 …

时序预测 | 基于WTC+transformer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pytorch)

目录 效果一览基本介绍程序设计参考资料 效果一览 基本介绍 WTCtransformer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 WTC,transformer 创新点,超级新。先发先得,高精度代码。 预测主模型transformer也可以改其他WTC-former系列,比如WTC-informer/autoformer等等…

STM32ADC(逐次逼近型)

1 ADC Analogto DigitalConverter 1 模拟信号转换器数字信号 2 幅度上是离散的(也就是把自然界的信息转换成单片机里面的信息) 2 12位逐次逼近型ADC 1 采样深度是指:用多少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采样点 ADC的采样深度越深 转…

Prometheus之Blackbox监控

Prometheus之Blackbox监控 部署Blackbox 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prometheus/blackbox_exporter这里使用amd64架构的软件包,根据自己设备架构选择 右键复制链接地址 下载软件包 wget https://github.com/prometheus/blackbox_exporter/releases/download/v0…

海绵城市雨水监测系统

海绵城市雨水监测系统主要有:数据采集、无线数据传输、后台云服务、终端平台显示等部分组成。系统通过前端数据采集水质(ss\cod\浊度、PH等)、雨水雨量、流量、水位、土壤湿度、气象等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通讯(4G、5G、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