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https://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agricolae/agricolae.pdf
1、plot()函数
本次介绍的是Agricolae包中的plot.AMMI()函数。此函数可以绘制AMMI双标图,也可以绘制三标图(三个坐标轴,IPCA1,IPCA2,IPCA3),还可以对图表元素进行精细设置。使用格式如下:
plot(x,first=1,second=2,third=3,number=FALSE,gcol=NULL,ecol=NULL,angle=25,lwd=1.8,length=0.1,xlab=NULL,ylab=NULL,xlim=NULL,ylim=NULL,...)
其中:
x:AMMI对象,即使用AMMI()函数获得的对象。
first:x轴。0表示产量(或其他目标性状),1表示PC1,2表示PC2,3表示PC3。
second:y轴。0表示产量(或其他目标性状),1表示PC1,2表示PC2,3表示PC3。
third:z轴,0表示产量(或其他目标性状),1表示PC1,2表示PC2,3表示PC3。
number:显示基因型数据点以名称显示还是以数字序号显示。TRUE表示以数字形式显示。
gcol:基因型数据点的颜色。
ecol:环境数据点的颜色。
angle:箭头的尖锐角度。
lwd:线条的宽度。
length:线条的长度。
xlab:x轴标题。
ylab:y轴标题。
xlim:x坐标轴范围。
ylim:y坐标轴范围。
...:其他图形的通用设置。
案例如下:
# 加载agricolae包
library(agricolae)
# 加载数据集
data(plrv)
# 查看数据集
head(plrv)
# AMMI分析
model<-with(plrv,
AMMI(Locality,Genotype,Rep,Yield))
# 绘制AMMI2双标图
plot(model)
# 绘制AMMI1双标图,并对坐标点颜色进行设置
plot(model,0,1,gcol="blue",ecol="green")
2、AMMI.contour()函数
此函数用于绘制双标图的轮廓线,格式如下:
AMMI.contour(model, distance, shape,...)
其中:
model:是AMMI对象,即AMMI()函数的运行结果。
distance:轮廓线的半径(取值在0和1之间),当取值为1时,表示半径长度为离原点最远的基因型数据点的距离。其余取值表示此距离长度成以对应的比例。
shape:可以理解为轮廓多边形的边数。
# 接续使用上面的AMMI对象绘制轮廓图
# 先绘制双标图
plot(model)
# 再绘制轮廓
AMMI.contour(model,distance=0.7,shape=8,col="red",lwd=2,lt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