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度概述
1、《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章
二、详情
3.1 野外工作概述
主要介绍地上与海上两种情况下的测量方法,这里不做详解,需要就看书。
其中简况分为:试验工作,生产工作过程,干扰波调查,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这四个专题来讲。
3.2 野外观测系统
观测系统图示:
下面介绍四种道集记录,这里的道集,就是之前组会中多次出现过的名词,学到这里,回顾之前的组会就能够理解了。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里建议与书上的示意图对应看,图示还是很生动形象的。(p76-77)
3.3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这里主要介绍了:炸药震源,非炸药震源,各类检波器,地震仪,可以做一定了解。重要的是对下面的参数要有足够理解。
野外采集参数的确定:
3.4 低(降)速带测定与静校正
这个部分介绍的测定方法与静校正,作为理论依据能够影响反演的结果,需要理解。通过学习原理,才能借助深度学习网络去完成反演,这些都是程序中需要考虑到的东西。
(1)什么是低(降)速带?
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矫正,来修正最开始的假设——即认为地下为均匀分布的岩层。
(2)如何测定?——方法论
浅层折射法(时距曲线法)p95-p97:针对厚度不大的低速带
相当于通过水平排布的多个点位,对地层测量。
微地震测井法p97-p98:针对60-200m深的地带
地质雷达法
层析成像法(最重要,全波形反演的基础原理就是这个)
步骤(详细解释请看书):初至拾取,建立初始速度模型,迭代计算,输出反演速度结果。
DL-FWI 的研究就是基于这个方法,如昨天笔记所言,创新点在于应用一个新模型,或者加入一些新算法,使得最后的拟合效果尽可能的好。
关于静校正,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井深矫正,地形矫正,低速带矫正。(参考p105)
3.5 地震组合法
关键在于,通过加入一个干扰波,降低噪声,使得最后的测量结果更加清晰准确。原理分析参考p102-p104。
常见的几种组合方式有:简单线性方向组合p104,脉冲波组合p105。
从统计效应分析组合波为什么能有效减少噪声:p107-p110
对于组合波的频率效应和平均效应(p111),组合参数(p112-p113)这里就不展开了。下面的图示展示了组合波的优越性。
在生产实际中,还有更加有效的组合方式,如:不等灵敏度组合,面积组合(p114),震源组合(p115)。由下图我们可以看见,通过多震源的组合,反演出来的图像清晰明显了很多。在3.6 中介绍的多次覆盖技术,进一步优化了图像。
3.6 多次覆盖技术(p118-p138)
这里则是之前一次讨论中的内容,多炮一点。这一小节需要着重着重理解!!!
附:这部分看完脑子还是有点昏的,还没完全理解,相关笔记整理在草稿箱中,后面在发。
后记
后续任务规划:
1、继续推进《地震勘探原理》的学习
2、分析 inversionnet_trian 的代码逻辑,然后看 ddnet_main 的整体
3、深度学习相关知识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