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火爆出圈,7月10日凭借优秀的订单量表现成功助推百度股价上涨超10%,其六公里4元的超高性价比广受好评。多个网络平台的自媒体博主们也抓准时机开始各类测评体验。
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项目在安徽合肥开启商业化运作不到半月,便遭遇困境。当地政府直接叫停,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业界对百度及李彦宏前景感到困惑与忧虑。
萝卜“助力”,换电成行业热词
"穷则思变,变则通达,通则能久。" 深谙此道之先驱,已在大势所趋之下,积极探索新兴的发展契机。随着萝卜快跑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扩展,一个围绕数百万辆在路上自主运行的自动驾驶电动车及其日常所需的巨大电能需求的新领域——换电模式,在储能领域内这一相对小众的赛道上,或将迎来新的繁荣期。今年五月,百度隆重推出了售价为20万元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车辆,该车型创新性地采用了换电补能方式,并集成了协鑫能科旗下北京胜能公司的标准化电池包及智能换电站技术。所有车辆依据其服务状态、位置信息及电量状况,将被智能调度至换电站进行快速换电。换电完成后,车辆即刻离开换电站,继续无缝为用户提供服务。此举迅速激发了市场对换电相关概念的热烈反响,其中英可瑞连续两日实现20%的涨幅,而英飞特、雅运股份及协鑫能科等股票则纷纷涨停。
车桩比不足,充电桩发展困局显现
在此之前,针对新能源车领域大家更为熟悉的电能补充形式还以充电为主。特别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充电桩市场空间得到快速扩张。有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全国充电桩总数已达到992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6%。现阶段除了以比亚迪、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新能原车企选择配套布局充电桩市场,还有公牛集团、特锐德、盛和股份、奥能电源等其他领域龙头优势迁移、强势切入,众多储能企业也推出相关的充电产品意图分得一杯羹。此外,随着电力改革的逐步推进,充电桩也被赋予了更加远景的产业使命,特别是在“V2G”、“虚拟电厂”等概念的加持下,充电桩参与电量交易的发展路径逐渐明晰。虽然路径已经明晰,但充电桩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较低的车桩比。据工信部数据统计,至2025年我国将实现车桩比2:1,到2030年才能实现车桩比1:1,而这其中还包含了随车私有的充电桩数量。充电桩的资源紧张,导致节假日用桩人群集中,充电站挤成停车场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此外,充电桩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中部地区分布较少,运维不便的现实情况也限制了充电桩向着更高阶玩法的进化与发展。
补齐缺位,换电模式重装上阵
以北汽新能源、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持续研发,2020年换电模式迎来转机,被纳入新基建范畴。2021年,工信部启动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涵盖11个城市,并实施了换电安全要求国家标准。此后,多家车企和上游公司积极加入。2023年,国家提出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并鼓励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呼吁完善技术标准。全国半数以上省市出台扶持政策,推动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截至2024年6月,全国换电站数量达3772座,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萝卜快跑的热度使换电技术重新受到关注,依托无人驾驶、储能产业和电力市场改革,换电模式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储能属性,赋能换电模式多元发展
这份信心主要源自换电模式所展现的储能特性。在充电模式下,充电桩自身即为高功率负载。当大量超高功率充电桩同步运行时,会对电网构成显著负荷压力,加剧电网调控的难度与不确定性。相比之下,换电站模式下的汽车电池能够在电力需求低谷时段进行充电,从而获取成本优势,并积极参与电网的调峰填谷工作,有效减轻电网负荷。展望未来,随着统一电力市场机制的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的广泛应用,以及换电模式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车网互动将逐渐释放其巨大潜力,为储能企业开辟出又一条充满机遇的黄金发展路径。
奥能电源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AN-ESS-60kW101kWh-LFPL”与“AN-ESS-100kW215kWh-LFPL”智能工商业储能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电力物联网与大数据收集分析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全方位管理、智能化调控运维、设备故障精确识别与风险预警等多重功能,彰显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先地位,进一步推动了换电模式下储能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