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
时代变迁下的高教管理革新需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深受行政化管理模式影响,其在指引办学方向、资源优化配置及院校稳定上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化发展,该模式逐渐显露出效率瓶颈与资源共享短板。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育目标紧密对接社会需求的今天,提升管理效能、拓宽资源共享渠道、强化诚信校园建设及高校社会影响力,已成为高教改革的迫切议题。
-
区块链技术跃升为国家战略焦点
区块链技术,作为全球技术浪潮的领航者,其在中国的发展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自2016年被纳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来,区块链被明确为技术创新与前瞻布局的关键领域,旨在抢占未来技术竞争的高地。据《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阐述,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潜力巨大,能够深刻影响学生征信、升学就业、学术诚信等多个方面,为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它依托全网共识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与透明,通过点对点传输、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及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这一技术革新不仅重构了信任机制,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构建诚信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
-
(二)高校教育资源数据共享介绍
-
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无缝对接高校各业务系统,将学生生命周期内的全面数据上链,构建起一套坚不可摧的信息真实性屏障。这些数据,借助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特性,被安全地存储于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确保全校范围内信息流通的一致性与即时性,彻底打破信息孤岛。
-
利用区块链技术重塑招生、培养、就业及档案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数据共享流程,实现数据的无缝流转与高效协同。同时,将学生的动态管理,如学籍变动、培养方案调整等重要事件,以及奖惩助贷等关键信息,全部记录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上,为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审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实现招生信息、学籍资料、个性化培养方案、成绩记录、异动详情、毕业证明及在校期间的奖惩助贷信息等核心数据的上链管理。
-
(三)高校教育资源数据共享功能结构
-
(四)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经典案例-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联盟链
-
四校联动,共筑“私有链”管理新篇章
-
鉴于区块链技术的广阔前景与现有教育管理的痛点,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及中原工学院四校携手并进,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政策号召,如《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四校依托各自科教资源,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人才培养管理平台——“财金私有链”、“郑大厚山链”、“轻大私有链”及“中原工弘德链”。
这些“联盟链”平台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效解决了传统数据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数据可信度低及系统对接难题。它们不仅确保了学生成绩等关键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还通过数据指纹、分布式存储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体系。同时,这些平台与现有业务系统无缝对接,支持平滑升级,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图1 郑州大学厚山链
-
图2 郑州轻工业大学-轻大链
-
图3 河南财经金融学院-财金私有链
-
图4中原工学院-弘德链
-
构建四校“联盟链”教育管理新生态
-
在各自私有链稳固运行的基础上,四所高校携手运用区块链技术,精心编织起一条“联盟链”(如图5所示),共同打造了一个“数据无缝流通、信息共享无界、资源深度互联、信用全面互认”的高等教育区块链合作网络。我们特别推出了河南省本科教育区块链联盟选课系统,旨在促进四校师资力量的深度融合,实现共享课程的便捷选课、高效授课及学分互认的资源共享新模式。
-
图5高校联盟链
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强大追溯性,联盟体系内的学生培养信息实现了全程可查询、可追溯。每一份数据的上传都伴随着责任与信任,一旦数据确认,便在整个联盟网络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所有参与方共同为这份数据提供背书,从而彻底解决了协同教育过程中资源共建共享的难题。这一变革为学分互认、实践活动互认、学生培养过程透明化监控及培养质量综合评价等工作铺设了坚实的道路。具体到学生成绩管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在数据上链前,任何数据库的修改都难以逃脱系统的敏锐洞察;而上链后,任何细微的数据变动都会立即触发系统的自动比对机制,任何异常都将被即时揭露。这一过程中,区块链不仅保留了原有系统的操作流畅性,更通过记录每一个操作细节、生成独一无二的hash数字签名(即数据的“数字指纹”),确保了数据传输的万无一失。hash值,作为数据的唯一标识符,其生成过程复杂且难以预测,为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如图6所示的成绩hash值示例)。
-
图6 私有链成绩“Hash”值
-
图7 私有链成绩区块高度
区块链,这一由区块按时间顺序紧密连接而成的数据载体,每个区块都如同总账中的一页,记录着交易的点点滴滴。节点,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处理单元,它们在完成信息处理后,会打上时间戳,生成新的数据区块,并将这些区块有序串联,形成坚不可摧的区块链。区块高度,则是这一链条上区块数量的直观体现(如图7所示的成绩区块高度)。每一次系统操作都被视为一次交易,其详细信息被精确记录,并赋予独一无二的交易哈希,确保了学生成绩等关键信息的绝对真实与不可篡改。(五)高校联盟链教育资源共享取的成效
-
构建高效的校内协同治理框架
-
随着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高校面临双重任务:既要维持教育公平下的规模化教育质量,又要促进个性化教育的蓬勃发展。传统层级分明的教育管理结构虽能有效支撑规模教育,却暴露出数据孤岛与信息不畅的治理瓶颈。为此,需重塑校内协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强化信息自动化流转,减轻非教学负担,以灵活应对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
打造校际资源开放共享的新生态
-
借助区块链技术,我们对信息系统进行革新,实现数据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构建跨校区块链教育联盟,促进课程、师资、软件等资源的深度共享。通过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跨校选课与实践,拓宽学习视野。同时,建立资源贡献激励机制,确保“贡献即受益”,形成可持续的资源开放共享模式。联盟不仅服务于学生,还向用人单位提供精准数据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强大的育人联盟。
-
如图8所示为区块链联盟共享课程四校共上场景。
图8 区块链联盟共享课程四校共上
-
强化信息共识与互信机制
-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在于其不可篡改与可追溯性,这为信息共识与互信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联盟成员需就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共识,并在数据流转的每一环节嵌入身份验证与审核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此外,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学生诚信体系,通过多源数据比对,严惩数据造假行为,营造诚信学术环境。技术层面,融合加密与数据确权技术,构建稳健的容灾体系,保障数据隐私与公开透明性的平衡,确保区块链网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服务于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