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的概念
文章目录
- 通讯的概念
- 1.通讯的基本概念
- 2. 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
- 2. 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通讯
- 3. 同步通讯与异步通讯
- 4. 通讯速率
1.通讯的基本概念
通讯是指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数据交换的技术手段,它涉及到硬件与硬件、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信息传输。基本概念包括使用诸如UART、I2C、SPI、CAN、以太网等多种通信接口和技术,这些技术可分别支持串行或并行、同步或异步、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的通信模式。通讯过程中,数据按照预定义的协议和格式封装,在发送端被编码并通过选定的通信介质传输至接收端,后者再进行解码以恢复原始信息,确保系统内部或系统间的有效通信与协调。
2. 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
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是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区别在于数据的传送方式和适用场景:
并行通讯:
- 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多条线路同时传输多位数据,每位数据占用一条独立线路。
- 由于多条线路并行工作,因此传输速度快,效率高,特别适合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 但是,需要更多的物理线路和接口,成本较高,且信号干扰(如串扰)问题较为严重,限制了其传输距离,通常用于设备内部或短距离数据传输。
串行通讯:
- 数据按顺序通过单一通道逐位传输,每次仅传输一位。
- 相较并行通讯,串行通讯使用的线路少,成本较低,且由于信号串扰小,更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
- 传输速度通常低于并行通讯,但由于现代技术如USB、Ethernet等高速串行通讯标准的发展,串行通讯的速度已经大大提高,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间的数据通信。
- 串行通讯更易于实现错误检测和纠错,且在远距离和移动设备通信中更为常见。
不过由于并行传输对同步要求较高,且随着通讯速率的提高,信号干扰的问题会显著影响通讯性能,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合采用高速率的串行差分传输。
2. 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通讯
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通讯是描述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式的三个基本概念:
-
单工通讯(Simplex Communication):
单工通讯是最基础的通信模式,它只允许信息在一个方向上传输。这意味着发送端只能发送信息,而接收端只能接收信息,两者之间没有反向通道。典型的单工通讯例子包括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等,信息流向是单向的,听众或观众无法直接反馈给广播站。 -
半双工通讯(Half-Duplex Communication):
半双工通讯允许信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通信双方需要轮流发送和接收数据。例如,对讲机就是半双工通讯的典型应用,使用者必须先听完对方的信息后按下按钮才能回应,不能同时说话和听。半双工系统虽然提供了双向通信的能力,但在任意给定时刻,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 -
全双工通讯(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全双工通讯提供了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无需等待,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这就像两个人在电话中可以同时讲话和聆听一样。全双工通讯提高了通信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大量数据交换的场景,如以太网网络、现代电话系统等。
3. 同步通讯与异步通讯
同步通讯与异步通讯是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机制,它们在时钟同步、数据传输方式、效率、复杂度及应用场景上有显著区别:
同步通讯(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 时钟同步: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共享一个共同的时钟信号或保持严格的时序关系,确保数据传输的同步性。
- 数据传输:数据以连续的比特流形式发送,通常包含多个字符组成的数据帧,通过特定的同步字符或位序列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
- 效率:由于数据连续传输且不需要每个字符附加起始/停止位,同步通讯通常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
- 复杂度与误差容忍:实现相对复杂,要求双方时钟精确同步,容许的时钟误差较小。
- 应用场景:适用于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传输距离较短且对传输效率有严格要求的环境,如局域网内部通信、高速数据总线(如SPI、I²C)等。
异步通讯(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 时钟同步:不需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完全同步,每个字符的发送是独立的,字符间可以有任意长度的间隔。
- 数据传输:每个字符前后附加起始位和停止位(有时还包括校验位),以标识字符的开始和结束,允许接收端独立识别每个字符。
- 效率:由于每个字符都带有额外的控制位,相对于同步通讯,整体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 复杂度与误差容忍:实现简单,对时钟误差容忍度较高,便于错误恢复。
- 应用场景:适用于数据量小、实时性要求不高、传输距离可能较长且对系统复杂度敏感的情况,如串行通信(UART)、某些远程通信等。
综上所述,同步通讯和异步通讯的选择取决于通信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传输速度、系统复杂性、成本以及对数据完整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4. 通讯速率
通信速率,也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its per second, bps)为单位。它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数据传输的快慢。通信速率可以应用于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中,但定义和计算方式依据通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串行通讯,通信速率(波特率)通常指的是每秒钟传输的位数。例如,9600bps的波特率意味着每秒钟可以传输9600位。然而,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如字符传输速率)还受到数据编码方式的影响,比如在异步通讯中,每个字符除了有效数据位外,还需加上起始位、停止位以及可能的校验位,这些都会减少实际用于数据的有效位数。
在同步通讯中,由于数据以帧的形式连续传输,没有每个字符的额外开销,因此波特率和实际数据传输速率更为接近。同步通讯可以达到更高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适合大数据量的快速传输。
通信速率的选择需考虑通信链路的质量、传输距离、硬件能力、系统需求以及成本等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通信系统如光纤网络、5G无线通信等能够提供极高的通信速率,满足高清视频流、大数据传输、实时交互等应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