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19天。本次学习的内容为生成式中的Diffusion扩散模型。记录学习的过程。
模型简介
什么是Diffusion Model?
如果将Diffusion与其他生成模型(如Normalizing Flows、GAN或VAE)进行比较,它并没有那么复杂,它们都将噪声从一些简单分布转换为数据样本,Diffusion也是从纯噪声开始通过一个神经网络学习逐步去噪,最终得到一个实际图像。 Diffusion对于图像的处理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
我们选择的固定(或预定义)正向扩散过程 𝑞 :它逐渐将高斯噪声添加到图像中,直到最终得到纯噪声
-
一个学习的反向去噪的扩散过程: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从纯噪声开始逐渐对图像去噪,直到最终得到一个实际的图像
由𝑡索引的正向和反向过程都发生在某些有限时间步长 𝑇(DDPM作者使用 𝑇=1000)内。从𝑡=0开始,在数据分布中采样真实图像 (本文使用一张来自ImageNet的猫图像形象的展示了diffusion正向添加噪声的过程),正向过程在每个时间步长𝑡都从高斯分布中采样一些噪声,再添加到上一个时刻的图像中。假定给定一个足够大的 𝑇和一个在每个时间步长添加噪声的良好时间表,您最终会在 𝑡=𝑇通过渐进的过程得到所谓的各向同性的高斯分布。
扩散模型实现原理
Diffusion 前向过程
所谓前向过程,即向图片上加噪声的过程。虽然这个步骤无法做到图片生成,但这是理解diffusion model以及构建训练样本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可控的损失函数,并运用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优化。
设 𝑞()是真实数据分布,由于 𝑥0∼𝑞(),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分布中采样以获得图像 。接下来我们定义前向扩散过程 𝑞(|) ,在前向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已知的方差 0<𝛽1<𝛽2<...<𝛽𝑇<1 在每个时间步长 t 添加高斯噪声,由于前向过程的每个时刻 t 只与时刻 t-1 有关,所以也可以看做马尔科夫过程:
回想一下,正态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由两个参数定义:平均值 𝜇和方差 ≥0 。基本上,在每个时间步长 𝑡 处的产生的每个新的(轻微噪声)图像都是从条件高斯分布中绘制的,其中
我们可以通过采样) 然后设置
请注意, 在每个时间步长 𝑡因此是下标)不是恒定的:事实上,我们定义了一个所谓的“动态方差”的方法,使得每个时间步长的 可以是线性的、二次的、余弦的等(有点像动态学习率方法)。
因此,如果我们适当设置时间表,从 开始,我们最终得到 ,...,,...,,即随着 𝑡 的增大 会越来越接近纯噪声,而 就是纯高斯噪声。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条件概率分布p(|) ,我们就可以反向运行这个过程:通过采样一些随机高斯噪声 ,然后逐渐去噪它,最终得到真实分布 中的样本。但是,我们不知道条件概率分布 p(|) 。这很棘手,因为需要知道所有可能图像的分布,才能计算这个条件概率。
Diffusion 逆向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利用神经网络来近似(学习)这个条件概率分布 (|) , 其中 𝜃是神经网络的参数。如果说前向过程(forward)是加噪的过程,那么逆向过程(reverse)就是diffusion的去噪推断过程,而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并表示 (|)的过程就是Diffusion 逆向去噪的核心。
现在,我们知道了需要一个神经网络来学习逆向过程的(条件)概率分布。我们假设这个反向过程也是高斯的,任何高斯分布都由2个参数定义:
-
由 参数化的平均值
-
由 参数化的方差
综上,我们可以将逆向过程公式化为
其中平均值和方差也取决于噪声水平 𝑡,神经网络需要通过学习来表示这些均值和方差。
-
注意,DDPM的作者决定保持方差固定,让神经网络只学习(表示)这个条件概率分布的平均值 。
-
本文我们同样假设神经网络只需要学习(表示)这个条件概率分布的平均值 。
U-Net神经网络预测噪声
神经网络需要在特定时间步长接收带噪声的图像,并返回预测的噪声。请注意,预测噪声是与输入图像具有相同大小/分辨率的张量。因此,从技术上讲,网络接受并输出相同形状的张量。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类型的神经网络来实现呢?
这里通常使用的是非常相似的自动编码器,您可能还记得典型的"深度学习入门"教程。自动编码器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有一个所谓的"bottleneck"层。编码器首先将图像编码为一个称为"bottleneck"的较小的隐藏表示,然后解码器将该隐藏表示解码回实际图像。这迫使网络只保留bottleneck层中最重要的信息。
在模型结构方面,DDPM的作者选择了U-Net,出自(Ronneberger et al.,2015)(当时,它在医学图像分割方面取得了最先进的结果)。这个网络就像任何自动编码器一样,在中间由一个bottleneck组成,确保网络只学习最重要的信息。重要的是,它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引入了残差连接,极大地改善了梯度流(灵感来自于(He et al., 2015))。
可以看出,U-Net模型首先对输入进行下采样(即,在空间分辨率方面使输入更小),之后执行上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