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Redisson
什么是 Redisson?来自于官网上的描述内容如下!
Redisson 是一个在 Redis 的基础上实现的 Java 驻内存数据网格客户端(In-Memory Data Grid)。它不仅提供了一系列的 redis 常用数据结构命令服务,还提供了许多分布式服务,例如分布式锁、分布式对象、分布式集合、分布式远程服务、分布式调度任务服务等等。
相比于 Jedis、Lettuce 等基于 redis 命令封装的客户端,Redisson 提供的功能更加高端和抽象
配置Redisson
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groupId>
<artifactId>redisson</artifactId>
<version>3.13.6</version>
</dependency>
配置客户端类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disConfig {
@Bean
public RedissonClient redissonClient(){
Config config = new Config();
//添加了单机redis地址,也可以使用useClusterServers()添加集群地址
config.useSingleServer().setAddress("redis://192.168.2.129:6379").setPassword("linux02");
return Redisson.create(config);
}
}
使用Redisson分布式锁
Long id = UserHolder.getUser().getId();
RLock redis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order:" + id);
//尝试获取锁
boolean tryLock = redisLock.tryLock();
//判断锁是否获取成功
if (!tryLock){
return Result.fail("不允许重复下单");
}
try {
//锁加到这里,事务提交后才释放锁
//获取事务的动态代理对象,需要在启动类加注解暴漏出对象
IVoucherOrderService proxy = (IVoucherOrderService)AopContext.currentProxy();//拿到动态代理对象
return proxy.createVoucherOrder(voucherId, voucher);
//使用动态代理类的对象,事务可以生效
} finally {
redisLock.unlock();
}
不可重入锁
在同一个线程中,method1获取锁后,调用method2,method2中尝试获取锁,此时锁已经被method1获取,则method2获取锁失败,这就是不可重入锁,前面实现的锁就是不可重入锁!
Redisson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可以重复进入的锁,也叫做递归锁,指的是同一线程外层函数获得锁之后,内层递归函数仍然有获取该锁的代码,但不受影响。
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都是可重入锁。
在一个类中,如果synchronized方法1调用了synchronized方法2,方法2是可以正常执行的,这说明synchronized是可重入锁。否则,在执行方法2想获取锁的时候,该锁已经在执行方法1时获取了,那么方法2将永远得不到执行。
为了实现可重入锁,redis中使用hash类型不再使用string类型,为什么要使用hash类型,就不得不说到Redisson可重入锁在redis中的实现原理:
实现原理 :
在同一线程中,method1成功获取锁后调用method2,method2也尝试获取锁,此时要先判断method2所在线程和method1所在线程是否是同一线程,若是,则method2也获取锁成功,它和method1显然获取了同一个锁,那么该锁被获取次数+1,而这个锁被获取的次数我们需要记录,也就是说value不仅要记录 线程名 还要记录 锁被获取的次数,那么我们就由此采用hash类型更合理!
为什么记录锁被获取的次数?
一个业务的完成可能要多次获取锁,如一个业务中执行了method1,method1调用了method2,method2调用了method3,这三个方法都加同一个锁(可重入锁),当method3执行完后,并不能立刻释放method3的锁,而是锁被获取的次数-1,因为锁是共享的,此时method1和method2还没执行完不能释放锁,那么什么时候释放锁?当然是锁被获取的次数减为0了,说明此时已经没有方法获取锁,那么可以安全的释放可重入锁了。
So锁被获取的次数就是我们判断是否要释放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