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栏目提供文章与程序复现思路,具体已有的论文与论文源程序可翻阅本博主免费的专栏栏目《论文与完整程序》
论文与完整源程序_电网论文源程序的博客-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liang674027206/category_12531414.html
电网论文源程序-CSDN博客电网论文源程序擅长文章解读,论文与完整源程序,等方面的知识,电网论文源程序关注python,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数据挖掘领域.https://blog.csdn.net/LIANG674027206?type=download
这篇论文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MIC-DCXGB)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定位检测方法。以下是论文的主要内容概述:
-
研究背景:随着数字化电网的发展,电力信息系统物理系统(CPPS)面临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威胁,这种攻击能够干扰电网状态估计并导致错误决策。
-
现有问题:现有攻击定位检测方法存在定位精度差的问题。
-
研究方法: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最大信息系数进行特征选择,解决量测数据高维冗余问题,并通过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对节点状态进行分类,利用电网拓扑关系学习标签相关性,提高定位检测的准确性。
-
关键技术:
- 最大信息系数(MIC):用于特征选择,非线性衡量数据特征间的关联性,去除冗余特征。
- 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DCXGB):结合电网拓扑关系和标签相关性,通过正反馈信息传递提高分类准确性。
-
仿真验证:在IEEE-14和IEEE-57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与多种现有方法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精度、召回率、F1值和AUC值。
-
项目支持: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7108)的支持。
-
论文信息:论文发表于《电网技术》网络首发论文,DOI为10.13335/j.1000-3673.pst.2024.0298。
-
结论:所提出的基于MIC-DCXGB的定位检测方法在不同拓扑结构的节点系统和不同的攻击场景下具有优越性和稳定性,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后续工作:除了探索更精确的定位方法外,还应考虑如何剔除或修正被污染的量测值。
根据论文描述,以下是仿真复现的基本思路以及使用Python语言的伪代码表示:
仿真复现思路:
-
数据准备:收集或生成电网量测数据,包括正常状态和受攻击状态下的数据。
-
特征选择:使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对量测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降低特征维度,去除冗余特征。
-
模型训练:
- 使用XGBoost算法作为基线分类器。
- 结合电网拓扑关系和标签相关性,构建双层置信极端梯度提升树(MIC-DCXGB)模型。
-
模型评估:使用准确率、精度、召回率、F1值和AUC值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
-
仿真验证:在IEEE-14和IEEE-57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验证模型在不同电网规模和攻击场景下的性能。
-
结果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性能,分析MIC-DCXGB的优势和局限性。
Python伪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xgboost import XGBClassifier
from mic_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mic_feature_selection # 假设的MIC特征选择模块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precision_score, recall_score, f1_score, roc_auc_score
# 步骤1:数据准备
# 加载数据集(这里需要用户提供具体的数据集路径)
data = pd.read_csv('grid_data.csv')
normal_data = data[data['label'] == 0]
attack_data = data[data['label'] == 1]
# 步骤2:特征选择
selected_features = mic_feature_selection(data.drop('label', axis=1))
# 步骤3:模型训练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data[selected_features], data['label'], test_size=0.25)
# 初始化MIC-DCXGB模型(这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模型)
model = MIC_DCXGBClassifier() # 假设的MIC-DCXGB模型类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步骤4:模型评估
#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计算评估指标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precision = precision_score(y_test, y_pred)
recall = recall_score(y_test, y_pred)
f1 = f1_score(y_test, y_pred)
auc = roc_auc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f'Accuracy: {accuracy}, Precision: {precision}, Recall: {recall}, F1: {f1}, AUC: {auc}')
# 步骤5:仿真验证
# 在IEEE-14和IEEE-57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验证(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数据进行调整)
# 步骤6:结果分析
# 分析MIC-DCXGB模型与基线模型(如XGBoost)的性能差异
请注意,上述代码仅为伪代码,用于展示仿真复现的基本思路。实际编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型公式、算法细节和数据集进行编写和调试。此外,mic_feature_selection
和 MIC_DCXGBClassifier
是假设存在的模块和类,实际中需要根据论文描述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专栏栏目提供文章与程序复现思路,具体已有的论文与论文源程序可翻阅本博主免费的专栏栏目《论文与完整程序》
论文与完整源程序_电网论文源程序的博客-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liang674027206/category_12531414.html
电网论文源程序-CSDN博客电网论文源程序擅长文章解读,论文与完整源程序,等方面的知识,电网论文源程序关注python,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数据挖掘领域.https://blog.csdn.net/LIANG674027206?type=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