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打造自己的大模型:模型训练

news2024/10/6 21:36:15

前言

最近看了很多大模型,也使用了很多大模型。对于大模型理论似乎很了解,但是好像又缺点什么,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动手实现一个 toy 级别的模型,在实践中加深对大语言模型的理解。

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我将通过亲手实践,构建一个 1.2B 的模型,完成模型搭建、tokenizer 训练、模型预训练和指令微调这些流程。记录整个开发过程和其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对应解决方案。

最后这些内容并不以训练一个足够强大的模型为目标,更多的是走一遍流程,所以里面内容显得十分粗糙。所有的内容都是我对于大模型的理解形成的,如果您发现有任何过时或不准确的地方,请不吝指出。

训练组件

在使用 Pytorch 训练模型的时候,一个常见的流程就是前向传播、反向传播然后更新梯度,因此我们一步一步完成其中的组件。

优化器

现在训练大模型常用的优化器是 AdamW,它使用一阶动量和二阶动量保持梯度稳定,从而使损失不会过于震荡。这里不详细介绍原理,给出 Pytorch 中的实现。

from torch.optim import AdamW

optimizer = AdamW(
    params=model.parameters(),
    lr=args.lr,
    weight_decay=args.weight_decay,
)

这里我们设置了学习率和权重衰减,详细参数请见官方文档,这里不过多赘述。

调度器

学习率调度器可以在训练中动态调度学习率,从而提高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合适的学习率有助于帮助模型脱离局部最优,达到一个更好的最优解。

这里我们采用 warmup 结合余弦退火的学习率调度策略。warmup 学习率预热开始从一个小学习率开始训练,然后再修正为指定的学习率。因为刚刚开始训练时模型权重随机初始化的,此时选择一个较大的学习率可能导致模型训练震荡。

余弦退火就是采用余弦方式对学习率进行衰减,这里我们给出调度器的实现:

from torch.optim.lr_scheduler import CosineAnnealingLR, LambdaLR, SequentialLR

def 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 int):

    def lr_warmup(current_step: int):
        return float(current_step) / float(max(1, warmup_steps))

    return lr_warmup

warmup_steps = xxx
cosine_steps = xxx
warmup_scheduler = LambdaLR(
    optimizer=optimizer, lr_lambda=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warmup_steps)
)
cosine_scheduler = CosineAnnealingLR(optimizer=optimizer, T_max=cosine_steps)
scheduler = SequentialLR(
    optimizer=optimizer,
    schedulers=[warmup_scheduler, cosine_scheduler],
    milestones=[warmup_steps],
)

warmup 阶段,我们采用线性递增的方式慢慢增大学习率,由于 Pytorch 没有相关实现,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定义学习率调度的函数。

余弦退火阶段中 T_max 指定一个波峰到波谷的周期,也就是退火阶段迭代次数。最后将两个调度器组合起来,组成我们希望的调度器。

数据集

这次依然选择其作为我们的预训练数据集,在这里就要使用上一章训练的分词器。

首先加载数据集

from datasets import load_dataset, Dataset

dataset: Dataset = load_dataset(
    "json",
    data_files=[
        "nlp_datas/part-000020-a894b46e.jsonl.tar.gz",
        "nlp_datas/part-000065-a894b46e.jsonl.tar.gz",
    ],
    split="train",
)

当然如果需要加载更大的数据,可以指定参数 streaming=True 减少加载的内存占用。加载之后就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分词,得到模型需要的输入 input_idsattention_mask

from tokenization_custom import CustomTokenizer

tokenizer = CustomTokenizer.from_pretrained("tokenizer")
tokenized_dataset = dataset.map(
    lambda x: tokenizer(x["content"], truncation=True, max_length=2048),
    batched=True,
    remove_columns=dataset.column_names,
)

注意在这里我们只对文本进行了截断,但是没有对文本做填充,这样得到的文本可能是长短不一的。我们不需要对整体进行填充,这样会按照整体最大长度填充,占用大量存储,我们只需要对当时送入模型的一批数据进行填充即可。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预测下一个 token,因此 labelsinput_ids 相同,同时我们不希望 padding_token 参与计算损失,因为这是无意义的,所以对于 padding_token 的位置,对应的 label 是 -100,这里采用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 可以方便的完成这项操作。

这些都准备好,就可以得到 data_loader ,通过遍历 data_loader 就可以方便进行模型训练了。

data_collator =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tokenizer=tokenizer, mlm=False)
data_loader = DataLoader(
    dataset=dataset,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shuffle=True,
    collate_fn=data_collator,
    num_workers=8,
)

训练流程

有了上面的各种组件,就可以进行训练了,首先确定模型结构,这里采用一个三层的结构。

from config import CustomConfig
from modeling_custom import CustomForCausalLM

config = CustomConfig(
    vocab_size=len(tokenizer.get_vocab()),
    max_position_embeddings=2048,
    hidden_size=4096,
    intermediate_size=16384,
    num_hidden_layers=3,
    pad_token_id=tokenizer.pad_token_id,
)
model = CustomForCausalLM(config)

这里简单实现一个函数来计算模型参数量

def get_model_size(model: nn.Module):
    """
    获取模型参数量
    """
    return sum(p.numel() for p in model.parameters())

模型准备好后就可以进行模型训练,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训练流程:

for epoch in range(args.epochs):
    for idx, batch in enumerate(data_loader):
        batch = {k: v.to(device) for k, v in batch.items()}
        outputs = model(**batch)
        logits, loss = outputs

        # 反向传播
        loss.backward()

        # 梯度裁剪
        torch.nn.utils.clip_grad_norm_(
            model.parameters(), max_norm=args.max_norm
        )

        # 梯度更新
        optimizer.step()
        # 学习率更新
        scheduler.step()
        # 清除梯度
        optimizer.zero_grad()

对于一个 1.2B 模型,模型权重优化器状态梯度三部分大约占用显存计算如下:

1.2×109×4(FP32)10243×4≈17.88GB\frac{1.2 \times 10^9 \times 4(FP32)}{1024^3} \times 4 \approx 17.88GB102431.2×109×4(FP32)​×4≈17.88GB

这里简单计算一下中间激活值占用显存,假设 batchsize 为16,这一批 padding 之后的长度为512,因此 input_ids 的大小为 (16,512)。

  • 经过 embedding 层之后维度变为 (16,512,4096)
  • 经过注意力层会投影到 Q K V,三个维度均为 (16,512,4096)
  • 经过输出投影,维度为 (16,512,4096)
  • 经过前馈网络中上投影和门控,得到两个维度 (16,512,16384)
  • 经过下投影得到维度 (16,512,4096)
  • 经过词汇表大小投影(这里大约57000的大小)得到维度 (16,512,57000)

embedding 层的结果大约 32M,一层 Attention 层结果大约 128M,一层前馈网络结果大约 288M,最后词汇表投影大约 445M。这个模型中使用 3 层解码器层,不考虑层归一化的中间结果,这个模型总共中间结果大约有 1725M结果,每个结果占用 4Bytes,则最后总共显存占用大约 6.7GB。

这是长度为 512 的情况,实际上我的训练文本中大量存在 2k 左右文本,它会使占用显存成倍数增加,假设一个 2k 的文本,则显存占用会扩展到 26.8GB。

上面最理想的情况,实际计算中还会产生各种变量占用显存,很快就会导致显存溢出而从无法训练。幸运的是在实现模型结构时加入了梯度检查点,只需要保存关键节点的中间结果,反向传播时重新从最近节点开始计算即可,这样大大节省了显存。

1717660331127.png

在这个模型中只需要调用 model.enable_gradient_checkpoint() 即可开启梯度检查点。

除了梯度检查点,还可以通过减少 batchsize 来减少中间激活值占用显存,但是减少批量大小可能导致损失震荡无法收敛,这里我们采用多步累加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小批次反向传播计算梯度之后,先不更新权重和清除梯度,而是累计多个小批次之后一起更新然后清除梯度。

最后还可以采用混合精度训练,这样不仅能加快训练速度还能显著减少中间激活值空间占用。

有了以上策略,可以尝试愉快训练模型了,训练前为了方便修改配置,我们进行一些封装,同时添加一些日志信息,方便最后观测整个训练过程,这里直接给出最后的代码。

import json
import os
import random
from dataclasses import dataclass
from typing import Optional, Uni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datasets import Dataset
from torch.cuda.amp import GradScaler, autocast
from torch.optim import AdamW
from torch.optim.lr_scheduler import CosineAnnealingLR, LambdaLR, SequentialLR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qdm import tqdm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

from config import CustomConfig
from modeling_custom import CustomForCausalLM
from tokenization_custom import CustomTokenizer
from utils import get_model_size

SEED = 42

def set_seed(seed: int):
    torch.manual_seed(seed=seed)
    torch.cuda.manual_seed(seed=seed)
    torch.cuda.manual_seed_all(seed=seed)
    np.random.seed(seed=seed)
    random.seed(seed)

def 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 int):

    def lr_warmup(current_step: int):
        return float(current_step) / float(max(1, warmup_steps))

    return lr_warmup

@dataclass
class TrainingArgs:
    output_dir: str
    logging_steps: int = 500
    saving_steps: int = 500
    batch_size: int = 1
    epochs: int = 3
    lr: float = 1e-4
    weight_decay: float = 1e-4
    max_norm: float = 1.0
    warm_up_ratio: float = 0.1
    gradient_checkpointing: bool = False
    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int = 24

def train(
    model: nn.Module,
    args: TrainingArgs,
    dataset: Dataset,
    device: Optional[Union[str, torch.device]] = None,
    data_collator=None,
):
    data_loader = DataLoader(
        dataset=dataset,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shuffle=True,
        collate_fn=data_collator,
        num_workers=8,
    )
    # 完整的有效步
    complete_steps_per_epoch = len(data_loader)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不完整的有效步,最后剩余的小批量
    last_mini_steps = len(data_loader)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一个 epoch 等效步
    if last_mini_steps != 0:
        steps_per_epoch = complete_steps_per_epoch + 1
    else:
        steps_per_epoch = complete_steps_per_epoch

    total_steps = steps_per_epoch * args.epochs

    # 优化器
    optimizer = AdamW(
        params=model.parameters(),
        lr=args.lr,
        weight_decay=args.weight_decay,
    )

    # 学习率调度
    warmup_steps = int(total_steps * args.warm_up_ratio)
    cosine_steps = total_steps - warmup_steps
    warmup_scheduler = LambdaLR(
        optimizer=optimizer, lr_lambda=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warmup_steps)
    )
    cosine_scheduler = CosineAnnealingLR(optimizer=optimizer, T_max=cosine_steps)
    scheduler = SequentialLR(
        optimizer=optimizer,
        schedulers=[warmup_scheduler, cosine_scheduler],
        milestones=[warmup_steps],
    )

    # 设备
    if device is None:
        device = "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os.makedirs(args.output_dir, exist_ok=True)

    model = model.to(device=device)
    if args.gradient_checkpointing:
        model.enable_gradient_checkpoint()
    loggin_info = []
    current_step = 0

    progress_bar = tqdm(range(total_steps))
    scaler = GradScaler()
    for epoch in range(args.epochs):
        current_loss = 0.0
        for idx, batch in enumerate(data_loader):
            batch = {k: v.to(device) for k, v in batch.items()}
            if last_mini_steps == 0 or len(data_loader) - (idx + 1) > last_mini_steps:
                current_accumulation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else:
                current_accumulation = last_mini_steps

            with autocast(dtype=torch.bfloat16):
                outputs = model(**batch)
                logits, loss = outputs
                loss /= current_accumulation
            current_loss += loss.item()
            # 反向传播
            scaler.scale(loss).backward()

            if (idx + 1)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0 or (idx + 1) == len(
                data_loader
            ):
                # 梯度裁剪
                scaler.unscale_(optimizer=optimizer)
                torch.nn.utils.clip_grad_norm_(
                    model.parameters(), max_norm=args.max_norm
                )

                # 梯度更新
                scaler.step(optimizer=optimizer)

                # 更新缩放因子
                scaler.update()

                # 学习率更新
                scheduler.step()

                # 清除梯度
                optimizer.zero_grad()

                progress_bar.update(1)

                current_step += 1
                if current_step % args.logging_steps == 0:
                    current_epochs = current_step / steps_per_epoch
                    info = {
                        "Epoch": f"{current_epochs:.2f}/{args.epochs}",
                        "Step": f"{current_step}/{total_steps}",
                        "Loss": current_loss,
                        "LR": scheduler.get_last_lr()[0],
                    }
                    loggin_info.append(info)
                    print(info)

                if current_step % args.saving_steps == 0:
                    ckpt_path = os.path.join(
                        args.output_dir,
                        f"checkpoint-{current_step}.pt",
                    )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kpt_path)

                current_loss = 0.0

    ckpt_path = os.path.join(
        args.output_dir,
        "last.pt",
    )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kpt_path)
    with open("logging.jsonl", "w", encoding="utf-8") as fw:
        for logging_data in loggin_info:
            fw.write(json.dumps(logging_data) + "\n")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t_seed(SEED)

    tokenizer = CustomTokenizer.from_pretrained("tokenizer")
    config = CustomConfig(
        vocab_size=len(tokenizer.get_vocab()),
        max_position_embeddings=2048,
        hidden_size=4096,
        intermediate_size=16384,
        num_hidden_layers=3,
        pad_token_id=tokenizer.pad_token_id,
    )
    model = CustomForCausalLM(config)
    print(f"Model size is {get_model_size(model)}")

    dataset = Dataset.load_from_disk("nlp_datas/cached")

    data_collator =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tokenizer=tokenizer, mlm=False)
    args = TrainingArgs(
        output_dir="result",
        gradient_checkpointing=True,
        batch_size=4,
        logging_steps=50,
        warm_up_ratio=0.03,
        epochs=1,
        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8,
        lr=1e-3,
        weight_decay=1e-5,
    )

    train(model=model, args=args, dataset=dataset, data_collator=data_collator)


结语

至此我们成功完成了模型训练,为其注入了先验知识。现在它拥有各种工具,但是无法进行使用,后面我们进行 sft 教模型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
2.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3.100集大模型视频教程
4.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5.LLM面试题合集
6.AI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86816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面试题】Spring面试题

目录 Spring Framework 中有多少个模块,它们分别是什么?Spring框架的设计目标、设计理念?核心是什么?Spring框架中都用到了哪些设计模式?Spring的核心机制是什么?什么是Spring IOC容器?什么是依…

竞赛选题 python区块链实现 - 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

文章目录 0 前言1 区块链基础1.1 比特币内部结构1.2 实现的区块链数据结构1.3 注意点1.4 区块链的核心-工作量证明算法1.4.1 拜占庭将军问题1.4.2 解决办法1.4.3 代码实现 2 快速实现一个区块链2.1 什么是区块链2.2 一个完整的快包含什么2.3 什么是挖矿2.4 工作量证明算法&…

鸿蒙面试心得

自疫情过后,java和web前端都进入了冰河时代。年龄、薪资、学历都成了找工作路上躲不开的门槛。 年龄太大pass 薪资要高了pass 学历大专pass 好多好多pass 找工作的路上明明阳关普照,却有一种凄凄惨惨戚戚说不清道不明的“优雅”意境。 如何破局&am…

修复:cannot execute binary file --- ppc64le 系统架构

前言: 修复node_exporter,引用pprof包,对源码编译后在 Linux 系统下执行程序运行时,发生了报错,报错信息:cannot execute binary file: Exec format error。 开始以为编译有问题,检查发现;该l…

正规的外盘期货开户指南避坑!

一:最正规最靠谱的外盘期货开户方式。那就是直开香港账户,需要基本证件、护照、境外卡等。 如果你满足以上条件,可以直接在香港外盘期货公司的营业部或线上官网开户。 优点:安全正规,银期转账。 缺点:保…

Java - 程序员面试笔记记录 实现 - Part1

社招又来学习 Java 啦,这次选了何昊老师的程序员面试笔记作为主要资料,记录一下一些学习过程。 1.1 Java 程序初始化 Java 程序初始化遵循规则:静态变量优于动态变量;父类优于子类;成员变量的定义顺序; …

1. jenkins持续集成交付

jenkins持续集成交付 一、jenkins介绍二、jenkins的安装部署1、下载jenkins2、安装jenkins3、修改插件下载地址4、初始化jenkins 一、jenkins介绍 持续集成交付, CI/CD 偏开发、项目编译、部署、更新 二、jenkins的安装部署 1、下载jenkins [rootjenkins ~]# wge…

LLM 推理:Nvidia TensorRT-LLM 与 Triton Inference Server

随着LLM越来越热门,LLM的推理服务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探索。在推理框架方面,tensorrt-llm是非常主流的开源框架,在Nvidia GPU上提供了多种优化,加速大语言模型的推理。但是,tensorrt-llm仅是一个推理框架&#xff0…

算法设计与分析--分布式系统作业及答案

分布式系统 作业参考答案2.1 分析在同步和异步模型下,convergecast 算法的时间复杂性。2.2 G 里一结点从 pr 可达当且仅当它曾设置过自己的 parent 变量。2.3 证明 Alg2.3 构造一棵以 Pr 为根的 DFS 树。2.4 证明 Alg2.3 的时间复杂度为 O(m)。2.5 修改 Alg2.3 获得…

限域传质分离膜兼具高渗透性、高选择性特点 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限域传质分离膜兼具高渗透性、高选择性特点 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分离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材料。限域传质分离膜是基于限域传质机制的分离膜,兼具高渗透性、高选择性的特点。限域传质是流体分子通过与其运动自由程相当传质空间的过程,流体分子…

网络安全 DVWA通关指南 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

DVWA 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 文章目录 DVWA 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DVWA Low 级别 CSRFDVWA Medium 级别 CSRFDVWA High 级别 CSRFDVWA Impossible 级别 CSRF CSRF是跨站请求伪造攻击,由客户端发起,是由于没有在执行关键操作时&a…

推荐一个shp修复工具

我们在《如何解决ArcGIS中数据显示乱码问题》一文中,为你分享过打开shp文件的乱码问题。 现在再为你分享一个shp文件的修复工具,你可以在文末查看该工具的领取方式。 shp文件修复工具 Shapefile(简称SHP)是Esri推出的一种广泛使…

新能源行业知识体系-------蒙西电网需求侧响应

新能源行业知识体系-------主目录-----持续更新(进不去说明我没写完):https://blog.csdn.net/grd_java/article/details/139946830 目录 一、背景介绍二、需求响应电能量收益介绍三、超额回收需求响应减免收益介绍四、参与需求侧响应五、蒙西电力现货特点六、交易中…

好消息!终于解决了!Coze工作流错误中断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文章目录 📖 介绍 📖🏡 演示环境 🏡📒 解决方案 📒📝 常见的工作流中断问题📝 好消息来了!⚓️ 相关链接 ⚓️📖 介绍 📖 大家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Coze平台辛辛苦苦设计的一个工作流,尤其是流程非常复杂和长的情况下,只要中间一个环节出错,整…

红海云签约联东集团,引领产业园区领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新范式

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东集团”)是集产业园区运营、模板钢结构和投资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联东集团独创了产业聚合U模式,致力于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服务于实体企业成长和地区经济发展。…

[SD必备知识18]修图扩图AI神器:ComfyUI+Krita加速修手抽卡,告别低效抽卡还原光滑细腻双手,写真无需隐藏手势

🌹大家好!我是安琪!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krita-ai-diffusion简介 在AIGC图像生成领域的迅猛发展下,当前的AI绘图工具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都能够近乎完美的生成逼真富有艺术视觉效果的图像质量。然而,针…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意图增强搜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大语言模型(LLM)如Claude等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些模型的语义分析能力,优化传统业务系统中的搜索性能是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在传统业务系统中,数据匹配和检索常常面临…

SpringMVC 请求参数接收

目录 请求 传递单个参数 基本类型参数传递 未传递参数 传递参数类型不匹配 传递多个参数 传递对象 后端参数重命名 传递数组 传递集合 传递JSON数据 JSON是什么 JSON的优点 传递JSON对象 获取URL中的参数 文件上传 在浏览器与程序进行交互时,主要分为…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流程与要求

一、备案申请的办理流程 企业通过网信办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https://beian.cac.gov.cn/#/index)提交算法备案申请。填报信息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算法主体信息、产品及功能信息、算法信息。备案中比较重要的文件包括主体信息中的《落…

anaconda卸载过程中出现fail to run pre-unistall报错

问题: 在使用Uninstall-Anaconda3.exe卸载程序时,出现报错: 解决方案: 把文件夹移动到C盘用户文件夹后再运行卸载程序。即可正常运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