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1
“时问桫椤”是一个致力于为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阶段提供帮助的不太正式的公众号。我们旨在在大家感到困惑、痛苦或面临困难时伸出援手。通过总结广大研究生的经验,帮助大家尽早适应研究生生活,尽快了解科研的本质。祝一切顺利!——时问桫椤
非常感谢各位的点赞关注和转发,你们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与女性相关的词语或者热点事件的留言中常隐含了对女性的偏见。本文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媒介内容的角度着手,对网络上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网络上隐藏的性别歧视,这对于消除语言和社会上的性别歧视现象具有促进作用。
📪文章结构
一、研究背景
(一)女性主义及其内涵
(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二、网络中性别歧视表现
(一)女性形象的刻板化
▪️女性总体形象的固化。
▪️对女性能力的质疑,认为女性并不能够掌握某些技能。
▪️新闻事件报道总是采用以女性为受害者框架或者女性非理性框架。
(二)女性议题的边缘化
▪️网站和社交媒体所显示出来的问题基本相同,女性的栏目中很少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
▪️女性网站中出现的都是温柔美丽、生活优越的女性,将普通的、在基层的劳动女性刨除在外,忽略了她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展现女性的整体风貌,“女性”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能力被淹没,女性角色变得更加边缘化和空洞化。
(三)女性自身的商品化
▪️过度渲染女性的外貌,突出女性的观赏性。
▪️将女性看成商品,物化女性。女性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物品”, 可以被售卖,也可以被使用,女性的价值就是满足男性的需求。
▪️将女性当成被消费被娱乐的对象,缺少人文关怀。
三、网络中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思想羁绊:传统男权思想浓厚
(二)客观差异:自然生理有所区别
例而抹杀女性的劳动能力。
(三)主观忽视:女性自我觉醒不足
▪️在男女平等方面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活跃杰出人物的引领。
▪️中国女性很多处于集体无意识中。女性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网络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呈现集体无意识状态。
(四)媒介逐利:网络媒体迎合受众
▪️女性媒体从业者少于男性,媒体更多的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
语言中含有性别歧视,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又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偏见。
▪️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物化女性的现象,发布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文字、图片,或者过度娱乐化的内容,以此来迎合受众,提高点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