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需要在设备上面,自动化运行u盘里面的脚本,并且进入一个产测模式。因此实际使用了这个mount命令,所以,写了这么一篇供大家参考。
一. 定义
mount命令在Linux和类Unix系统中用于挂载文件系统,即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CD-ROM、USB驱动器或网络共享)的文件系统关联到当前文件系统的某个目录上。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该目录访问存储设备中的数据。
以下是mount命令的基本语法和用法详解:
mount [-选项] 设备名 挂载点
或者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选项] 设备名 挂载点
参数说明:
-a:挂载 /etc/fstab 文件中定义的所有未挂载的文件系统。
-f:不实际执行挂载操作,通常与 -v一起使用来测试或调试挂载命令。
-F:结合 -a使用时,对于每一个挂载动作产生一个子进程执行挂载,有助于加快大量挂载操作的速度。
-h:显示帮助信息。
-n:不将挂载信息写入/etc/mtab 文件,这个选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没有可写文件系统时有用。
-r:以只读模式挂载文件系统。
-t vfstype: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例如 ext4、xfs、nfs、cifs 等。
-o options:设置挂载选项,可以是多个选项,用逗号分隔,比如 rw 表示读写权限,noatime表示不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戳,defaults 表示使用默认选项等。
设备名:要挂载的物理设备或远程资源的路径,如 /dev/sda1 或 /server/share。
挂载点:挂载设备的本地目录,即你希望访问设备内容的位置,如 /mnt/mydrive。
二. 实战
2.1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系统的挂载情况,显示每个已挂载的文件系统(通常是硬盘分区、网络存储等)的总容量、已使用的空间、剩余可用空间以及使用率等信息。
df
2.2 列出系统上所有可识别的块设备(如硬盘、SSD、USB驱动器等)及其分区信息等(比如我挂在了一个u盘),详细情况如下:
fdisk -l
2.3 给u盘再分一个区如:/dev/sda2.
2.3.1 使用如下命令分区:
fdisk /dev/sda
2.3.2 输入m,列出对应的命令列表(不同的操作对应不同的写法,不累同)。
2.3.3 输入n添加新的分区:(输入n->e->2->63添加扩展分区)p 列出新建的分区:
2.3.4 输入w保存分区:
2.4 查看系统支持哪几种文件系统格式:
2.5 格式化分区(格式化成ext2):
2.6 用mount命令 把u盘设备挂载到/tmp/udisk_test文件目录上:
2.7 使用umount解除挂在:
umount /var/tmp/udisk_test
最后,在使用mount
命令之前,确保拥有足够的权限,并且设备已经准备好被挂载(如果是硬件设备,确保它已被系统识别)。在卸载设备时,使用umount
命令并提供挂载点作为参数。
新年第二篇,祝大家2024,顺顺利利。加油!!!!!,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