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树形结构

news2024/10/6 4:12:47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smart哥,前中兴通讯、美团架构师,现某互联网公司CTO

联系qq:184480602,加我进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对抗互联网寒冬

前置知识:前后端数据传输格式(下)

新手程序员,尤其是非科班的朋友,往往都非常重视具体技术点的学习,比如多线程、JWT、Redis、甚至Spring源码,但却经常性地忽略数据库表的设计。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第一,大部分新手程序员参与到一个项目时,表都已经建好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在现有工程下做做CRUD。

第二,不管培训班还是网络上的学习资料,很少会专门去讲怎么设计数据库、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所以,绝大部分非科班程序员都不具备数据库设计能力。这会带来哪些坏处呢?我个人最大的体会是,去甲方开会时,对于甲方提出的各种需求,你基本是懵逼的,完全无法和实际编程联系在一起:

啊?这个需求怎么设计表结构啊,听起来好难啊...

我自己的看法是,数据库设计是整个项目最关键、最难的地方,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编码的质量和效率。

怎么提升自己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呢?我有两个建议:

  • 多观察公司现有项目的某些需求设计,研究它的表结构和编码,然后抽取出几种常见的设计思路
  • 自己平时多想、多做、多借鉴,自己给自己出需求,然后考虑如何设计、SQL和代码怎么写,卡住了就百度,借鉴别人的设计思路

我始终觉得数据库设计其实是存在若干种模式的,而每一种模式只要稍微变通一下,又可以用来完成很多看似完全不同的需求。限于篇幅,这里优先介绍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是一种非常经典的表设计模型,看似平凡却又包罗万象,在实际开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最典型的树形结构就是商品分类:

|-家用电器

        |-电视

        |-空调

        |-洗衣机

                |-滚筒洗衣机

                |-洗烘一体机

                |-...

        |-手机/运营商/数码

        |-手机通讯

        |-运营商

        |-手机配件

                |-手机壳

                |-贴膜

                |-...

还有省-市-区级联:

|-浙江省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

|-安徽省

        |-合肥市

        |-黄山市

        |-芜湖市

        |-...

其他的还包括目录、部门、甚至RBAC权限控制等,随处可见树形结构的设计。

严格来说,真正的树应该只有一个root节点,而上面提到的都有多个root节点,但我还是习惯称为“树形结构”。

设计阶段

如何定义JavaBean

我以前接触过一个前端插件,叫zTree。这个插件的作用是把接口返回的数据以树形结构的形式展示出来:

zTree插件需要后端返回特定的数据格式才能做出上面的效果,官方文档给的demo如下:

<!--1.准备一个Div,设置id-->
<div class="panel-body">
  <ul id="permissionTree" class="ztree"></ul>
</div>

// 2.需要的数据
var zNodes =[
	{ 
    name:"父节点1 - 展开", 
    open:true,
		children: [
			{ 
        name:"父节点11 - 折叠",
				children: [
					{ name:"叶子节点111"},
					{ name:"叶子节点112"},
					{ name:"叶子节点113"},
					{ name:"叶子节点114"}
				]
      },
			{ 
        name:"父节点12 - 折叠",
				children: [
					{ name:"叶子节点121"},
					{ name:"叶子节点122"},
					{ name:"叶子节点123"},
					{ name:"叶子节点124"}
				]
      },
			{ 
        name:"父节点13 - 没有子节点", 
        isParent:true
      }
		]
  },
  {
    name:"父节点2 - 折叠", 
    children: [
      {...},
      {...}
    ]
  },
	{ 
    name:"父节点3 - 没有子节点", 
    isParent:true
  }
];

// 3.把数据在指定div渲染成一棵树
$.fn.zTree.init($("#permissionTree"), setting, zNodes);

有些字段省略,不用在意,关注外部结构即可

现在的问题是,后端如何返回上面这样的数据结构?

我们由外到内,分两步分析zNodes需要的数据格式!

先观察zNodes最外层:

var zNodes =[
	{ 
    name:"父节点1", 
    open:true,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2",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3 - 没有子节点", 
    isParent:true
  }
];

我们发现zNode其实是一个JS对象数组,现有三个对象:父节点1,父节点2,父节点3。

等等,这里有个重点!

一起放慢节奏思考一下: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zNodes是一个JS对象数组,那么Java中什么类型的数据返回到前端会变成一个数组呢?

答案是:常用List!

来做个试验: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testList")
    public List getList() {
        ArrayList<User> userList = new ArrayList<>();
        userList.add(new User("李健", 18));
        userList.add(new User("周杰伦", 20));
        userList.add(new User("李雪健", 30));

        return userList;
    }

    @RequestMapping("/testMap")
    public Map getMap() {
        HashMap<String, User> hashMap = new HashMap<>();
        hashMap.put("1号男嘉宾", new User("卡卡罗特", 21));
        hashMap.put("2号男嘉宾", new User("贝吉塔", 22));
        hashMap.put("3号男嘉宾", new User("雅木茶", 23));

        return hashMap;
    }

    @RequestMapping("/testSet")
    public Set getSet() {
        HashSet<User> hashSet = new HashSet<>();
        hashSet.add(new User("刘备", 33));
        hashSet.add(new User("关羽", 32));
        hashSet.add(new User("张飞", 31));

        return hashSet;
    }
}

Postman测试(以List为例):

全部测完,对比结果:

后端返回的其实都是JSON,但是本文的视角是前端,所以把JSON和JS对象一同看待

上面只例举了Map、List、Set,其实数组的返回结果和List、Set一样。但通常不用数组,因为数组可用的方法太少,不利于后端通过数组对数据进行操作。

我们发现,Map到了前端对应一个JS对象,而Set和List都是对应一个JS数组。实际开发中,前端如果需要一个数组,我们通常返回List即可,Set的情况较少(除非要去重)。

至此,关于如何设计JavaBean,我们确定了一个大方向:最外层用List返回。

接下来,我们往zNodes的内层走走,分析一下后端的List应该存什么对象,也就是如何设计JavaBean。

var zNodes =[
	{ 
    name:"父节点1 - 展开11111", 
    open:true,
		children: [
			{ 
        name:"父节点11 - 折叠",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12 - 折叠",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13 - 没有子节点", 
        isParent:true
      }
		]
  },
	{ 
    name:"父节点2 - 折叠",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3 - 没有子节点", 
    isParent:true
  }
];

我们发现父节点1的children其实也是一个对象数组,而且内部JS对象的结构和最外面三个父节点JS对象一致。很多新手看到这样的数据,老觉得这里是递归,无穷无尽,后端干脆没法设计...

那么,前端是否是无限递归呢?

我们退回来,慢慢推导。

假设后端List中存的对象叫JsBean,那么JsBean最终传到前端就变成了zNodes对象数组中的JS对象。

List [JsBean, JsBean, JsBean...] ===> zNodes[{...}, {...}, {...}]

这个应该能理解吧?后端List对应前端zNodes的[],JsBean对应zNodes数组内部的JS对象。

后端:JsBean

public class JsBea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Boolean open;
    private Boolean isParent;
    // 前端JS对象的children数组(对应List)里存的还是JS对象(对应JsBean),所以是List<JsBean>
    private List<JsBean> children; 
}

前端:JS对象(请和上面JsBean对照,看看这样设计是否合理)

{ 
  name:"父节点1 - 展开11111", 
  open:true,
	children: [
		{ 
      name:"父节点11 - 折叠",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12 - 折叠",
			children: [...]
    },
		{ 
      name:"父节点13 - 没有子节点", 
      isParent:true
    }
	]
}

先不考虑递归啥的,就暂时当数据只有三级好了~

那么,后端这样设计Bean表示到底对不对呢?做个试验吧: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testList")
    public List getList() {
        // 定义一个List,用来存储最终结果
        ArrayList<JsBean> superMen = new ArrayList<>();

        //------------------------七龙珠(从下往上看会好理解些,开枝散叶)------------------------
        // 孙悟饭的儿子们:悟饭儿子1、悟饭儿子2
        List<JsBean> grandChildren1 = new ArrayList<>();
        grandChildren1.add(new JsBean("悟饭儿子1", false, false, null));
        grandChildren1.add(new JsBean("悟饭儿子2", false, false, null));

        // 孙悟天的儿子们:悟天儿子1、悟天儿子2
        List<JsBean> grandChildren2 = new ArrayList<>();
        grandChildren2.add(new JsBean("悟天儿子1", false, false, null));
        grandChildren2.add(new JsBean("悟天儿子2", false, false, null));

        // 孙悟空的儿子:悟饭、悟天
        List<JsBean> children = new ArrayList<>();
        children.add(new JsBean("悟饭", false, true, grandChildren1));
        children.add(new JsBean("悟天", false, true, grandChildren2));

        // 孙悟空本人
        JsBean wukong = new JsBean("悟空", true, true, children);

        //------------------------火影忍者(从下往上看会好理解些,开枝散叶)------------------------
        // 鸣人的徒弟们:博人1、博人2
        List<JsBean> grandChildren3 = new ArrayList<>();
        grandChildren3.add(new JsBean("博人1", false, false, null));
        grandChildren3.add(new JsBean("博人2", false, false, null));

        // 佐助的徒弟们:佐良娜1、佐良娜2
        List<JsBean> grandChildren4 = new ArrayList<>();
        grandChildren4.add(new JsBean("佐良娜1", false, false, null));
        grandChildren4.add(new JsBean("佐良娜2", false, false, null));

        // 卡卡西的徒弟们:鸣人、佐助
        List<JsBean> children2 = new ArrayList<>();
        children2.add(new JsBean("鸣人", false, true, grandChildren3));
        children2.add(new JsBean("佐助", false, true, grandChildren4));

        // 卡卡西本人
        JsBean kakaxi = new JsBean("卡卡西", true, true, children2);

        //------------------------处理结果------------------------
        // 只把孙悟空和卡卡西加入List
        superMen.add(wukong);
        superMen.add(kakaxi);

        return superMen;
    }
}

Postman得到结果:

[
    {
        "name": "悟空",
        "open": true,
        "isParent": true,
        "children": [
            {
                "name": "悟饭",
                "open": false,
                "isParent": true,
                "children": [
                    {
                        "name": "悟饭儿子1",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name": "悟饭儿子2",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
            {
                "name": "悟天",
                "open": false,
                "isParent": true,
                "children": [
                    {
                        "name": "悟天儿子1",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name": "悟天儿子2",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
        ]
    },
    {
        "name": "卡卡西",
        "open": true,
        "isParent": true,
        "children": [
            {
                "name": "鸣人",
                "open": false,
                "isParent": true,
                "children": [
                    {
                        "name": "博人1",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name": "博人2",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
            {
                "name": "佐助",
                "open": false,
                "isParent": true,
                "children": [
                    {
                        "name": "佐良娜1",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name": "佐良娜2",
                        "open": false,
                        "isParent": false,
                        "children": null
                    }
                ]
            }
        ]
    }
]

后端返回一个List,所以前端整体看是一个JS数组。数组最外层是两个JS对象:

展开:

是不是和 zNodes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后端这样设计JavaBean完全没问题。前端JS对象数组并不是所谓的无限递归,它的层级取决于数据库表中数据设计了多少层。所以在树形结构中,不要去担心前端会不会出现无限递归,而要问后端要设置多少级数据!从后往前设计,由后端来控制整个树形结构的深度。

就好比刚才的程序中,我让悟天孩子不再有孩子,于是返回前端后,悟天儿子1就没有children了:

也就是说,前端是跟着后端走的,不要尝试从前端逆推,那样你会觉得似乎是无限递归,无从下手。

至此,JavaBean设计完毕,后端只要返回Superman的List集合就能刚好满足zNodes的数据格式:

public class Superma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Boolean open;
    private Boolean isParent;
    // 前端JS对象的children数组(对应List)里存的还是JS对象(对应Superman),所以是List<Superman>
    private List<Superman> children; 
}

如何设计表

接下来我们考虑下数据库表如何设计(刚才只是验证了Bean的设计,数据是我们在代码里造的)。

对于树形结构,我们最直观的想法自然是为每一级都创建一个对应的表。又由于父可以有多个子,具备一对多的关系。遇到一对多,我首先最直观的想法是使用外键(pid)关联。

分析龙珠里的人物关系,我发现数据最深层级是3级。

如果每一级都创建一张表,共需设计三张表。比如一级的我都存入t_first,二级的我都存入t_second...然后用外键关联每张表。

t_first

id

name

open

isParent

1

孙悟空

0

1

2

贝吉塔

0

1

t_second(pid指向t_first,表明他们的父亲)

id

name

open

isParent

pid

1

孙悟饭

0

1

1

2

孙悟天

0

0

1

3

特兰克斯

0

0

2

t_third(pid指向t_second,表明她的父亲)

id

name

open

isParent

pid

1

小芳

0

0

1

先不说表字段是否合理,这个表本身就不合理...万一小芳再生小孩呢(层级加深)?我需要再建一张表。另外,遇到某些业务场景下数据层级很深的情况,那我要建多少张表?

我们能不能把这些表合并,用一张表表示复杂的父子层级关系?

很容易发现,这三张表字段都是基本相同,合并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采用并集。

合并的第一步,是让三张表具有相同的字段(其实就是给t_first补充pid字段):

t_first

id

name

open

isParent

pid

1

孙悟空

0

1

?

2

贝吉塔

0

1

?

t_second(pid指向t_first,表明他们的父亲)

id

name

open

isParent

pid

1

孙悟饭

0

1

1

2

孙悟天

0

0

1

3

特兰克斯

0

0

2

t_third(pid指向t_second,表明她的父亲)

id

name

open

isParent

pid

1

小芳

0

0

1

万事开头难,我们发现t_first加了pid字段后,竟不知该填什么数据(用?占位)...问题出在哪?因为在我们目前这个设定中,孙悟空和贝吉塔是第1级,他们没有父亲。那就干脆写个0好了。以后看到pid=0的,就知道这是第1级。

嗯?等等。如果用pid表示父亲的id,pid=0代表第1级,那么第2级的pid指向第1级的id,不就形成了一对多的关系了吗?

所以,合并第二步就是把三张表压缩成一张:

id

name

isParent

open

pid

1

孙悟空

1

0

0

2

贝吉塔

1

0

0

3

孙悟饭

1

0

1

4

孙悟天

0

0

1

5

特兰克斯

0

0

2

6

小芳

0

0

3

这样一来,原先三张表通过外键关联,现在变成了一张表自关联:pid关联id。

接着,我们尝试一下能否根据这张表查出具有层级关系的数据

  • 先找第1级:pid=0,得到孙悟空(id=1)、贝吉塔(id=2)
  • 再找第2级:
    • pid=1的都是孙悟空的孩子
      • 孙悟饭(id=3)
      • 孙悟天(id=4)
    • pid=2的都是贝吉塔的孩子
      • 特兰克斯(id=5)
  • 最后找第3级:
    • pid=3的都是孙悟饭的孩子
      • 小芳(id=6)
    • pid=4的都是孙悟天的孩子(无)
    • pid=5的都是特兰克斯的孩子(无)
  • 尝试查找第4级:
    • pid=6的都是小芳的孩子(无)

嗯,完美,都查出来了,但我们发现查找过程中根本没用到name,isParent,open。

对于一颗树,其实只需要id和pid,相当于树干脉络,其他的都是点缀。

name:前端展示时,显示当前节点的名称

isParent:当前节点下面有没有孩子

open:前端根据它确定是否要展开显示

为了给上面的字段分类,我新创了两个名词:

  • 结构字段:pid、id
  • 业务字段:name、isParent、open

pid和id属于结构字段,它俩是维持树形结构的必须字段,是根基,而其他3个字段属于业务字段,用于展示数据,或作为前端的判断标识,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增添。

其中isParent蛮有意思的,这里单独说一下。比如我在数据库中随便指着一个节点,你能否马上告诉我他下面有没有孩子?(之所以有这个需求,是因为前端有可能需要把有孩子的节点渲染成文件夹样式

答案是不能。不要想pid,它只是告诉你当前节点的parent是谁,而不是当前节点有没有子节点。如果没有isParent字段,你必须去数据库查有没有以这个节点的id为pid的数据,这显然很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在插入或更新时去维护这个字段(一般这种分类很少会改动,查询居多)。

那么,最终我们得到一个可以表示树形层级结构的表:

t_superman

id

name

isParent

open

pid

1

孙悟空

1

0

0

2

贝吉塔

1

0

0

3

孙悟饭

1

0

1

4

孙悟天

0

0

1

5

特兰克斯

0

0

2

6

小芳

0

0

3

一句话总结:

对于多层级的表来说最重要的id和pid,它们决定了数据的层级脉络,其他的属于附属内容。比如该节点是不是父节点(isParent),如果是,前端渲染时是否展开(open)。这些对于数据结构本身是无关紧要的。

但是反过来,从业务内容来讲,pid是其次的,name等附属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它们才是数据主体。

读取表中数据

至此我们完成了JavaBean和表的设计,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如何查询数据并返回树形结构的数据。一般我们参与开发时,主要做的就是这一步。从这个角度来看,上面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学会如何编码才是当务之急。

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 递归读取
  • for循环读取
  • map集合读取

本节介绍的三种方法都是全量嵌套查询,而一般情况下根据pid分步查询更为妥当,既简单又不容易出错。希望大家学了这篇文章后,不要无脑使用全量嵌套。为了炫技而炫技,可能会被打。

环境准备

SQL文件

/*
 Navicat Premium Data Transfer

 Source Server         : learnforfun
 Source Server Type    : MySQL
 Source Server Version : 50719
 Source Host           : localhost:3306
 Source Schema         : test

 Target Server Type    : MySQL
 Target Server Version : 50719
 File Encoding         : 65001

 Date: 31/12/2019 10:56:18
*/

SET NAMES utf8mb4;
SET FOREIGN_KEY_CHECKS = 0;

-- ----------------------------
-- Table structure for t_superman
-- ----------------------------
DROP TABLE IF EXISTS `t_superman`;
CREATE TABLE `t_superman`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COLLATE utf8mb4_bin DEFAULT NULL,
  `open` tinyint(2) DEFAULT NULL,
  `pid` int(11)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7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LLATE=utf8mb4_bin;

-- ----------------------------
-- Records of t_superman
-- ----------------------------
BEGIN;
INSERT INTO `t_superman` VALUES (1, '孙悟空', 0, 0);
INSERT INTO `t_superman` VALUES (2, '贝吉塔', 0, 0);
INSERT INTO `t_superman` VALUES (3, '孙悟饭', 0, 1);
INSERT INTO `t_superman` VALUES (4, '孙悟天', 0, 1);
INSERT INTO `t_superman` VALUES (5, '特兰克斯', 0, 2);
INSERT INTO `t_superman` VALUES (6, '小芳', 0, 3);
COMMIT;

SET FOREIGN_KEY_CHECKS = 1;

Pom依赖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tk.mybatis</groupId>
        <artifactId>mapper-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1.5</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mysql</groupId>
        <artifactId>mysql-connector-java</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
        <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启动类

@SpringBootApplication
@MapperScan("com.bravo.tree.mapper")
public class Springboot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Springboot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
    }
}

Pojo

@Data
@AllArgsConstructor
@NoArgsConstructor
@Table(name = "t_superman")
public class Superman {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isParent;
    private Boolean open;
    private Integer pid;
    // 前端JS对象的children数组(对应List)里存的还是JS对象(对应Superman),所以是List<Superman>
    @Transient
    private List<Superman> children = new ArrayList<>();
}

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uperman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SupermanService supermanService;

    @RequestMapping("/getAllSuperman")
    public List getAllSuperman() {
        // supermanService才是重点,接下来演示三种全量嵌套查询的方法
        List<Superman> list = supermanService.getAllSuperman();
        return list;
    }
}

递归读取

我个人不是很擅长递归,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一样。下面3个方法其实可以合并,但是为了降低理解难度,我还是拆开:

@Service
public class Superman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SupermanMapper supermanMapper;

    /**
     * 查询所有赛亚人
     * @return
     */
    public List<Superman> getAllSuperman() {
        // 查出所有的根节点:孙悟空、贝吉塔
        List<Superman> rootSupermanList = getRootSuperman();
        // 分别查出孙悟空和贝吉塔的孩子,并设置
        for (Superman superman : rootSupermanList) {            
            List<Superman> children = queryChildrenByParent(superman);
            superman.setChildren(children);
        }
        // 返回
        return rootSupermanList;
    }

    /**
     * 查出根节点(pid=0)
     * @return
     */
    private List<Superman> getRootSuperman() {
        Superman superman = new Superman();
        superman.setPid(0);
        return supermanMapper.select(superman);
    }

    /**
     * 递归查询孩子
     * @param parent
     * @return
     */
    private List<Superman> queryChildrenByParent(Superman parent) {
        // 准备查询条件query
        Superman query = new Superman();
        query.setPid(parent.getId());
        // 查出孩子
        List<Superman> children = supermanMapper.select(query);
        // 查出每个孩子的孩子,并设置
        for (Superman child : children) {
            List<Superman> grandChildren = queryChildrenByParent(child);// 递归
            child.setChildren(grandChildren);
        }
        return children;
    }
}

特别注意递归的结束条件,否则容易出现死递归,造成内存溢出。在当前案例中,叶子节点是没有child的,所以不会再调用查询方法,也就走出递归了。

优点:直观(并没有觉得...递归对我而言很难)

缺点:在我们程序中,每次递归调用都会查询一次数据库,效率非常低

之前提到过,假设查询数据库总耗时10s,那么光是连接数据库就要花3s,也就是说,频繁调用数据库必然会降低性能。

上面递归方式不是重点,所以这里就不继续深入,只给出优化的方向:

  1. 造一个根节点,简化递归(根节点不止一个,所以上面代码只能配合for,每个根节点来一遍递归,很冗余)
  2. 先查出全部数据,再递归,而不是每递归一层就查询一次数据库,效率很低

for循环读取

吸取上面递归查询的教训,我们做两点改良:

  • 先全量查询数据,再考虑如何组装树形结构
  • 用for循环代替递归

/**
 * 查询所有赛亚人
 * @return
 */
public List<Superman> getAllSuperman() {
    // 用来存储最终的结果
    List<Superman> list = new ArrayList<>();
    // 先查出全部数据
    List<Superman> data = supermanMapper.selectAll();
    
    // 双层for循环完成数据组装
    for (Superman left : data) {
        for (Superman right : data) {
            // 如果右边是左边的孩子,就设置进去
            if(left.getId() == right.getPid()){
                left.getChildren().add(right);
            }
        }
        // 只把第1级加到list
        if(left.getPid() == 0){
            list.add(left);
        }
    }

    return list;
}

示意图

你可能会觉得,不对啊,左边孙悟空全部喊一遍后,设置了孙悟饭、孙悟天。但是此时悟饭没有设置小芳啊!

别忘了,孙悟空设置的其实是孙悟饭的引用。等左边悟饭全部喊一遍,把小芳加进来时,悟空里的悟饭不就有小芳了吗?

关于这点,需要的话可以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优点:只查询一次数据库,而且很直观(个人觉得比递归直观)

缺点:双层for效率仍然很低,如果list长度为n,那么要循环n2次。也就是说,如果现在这个List表示的是全国的高校(学校-院系-专业),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有2956所,那么需要循环29562次,差不多是30002=900w次...

map集合读取

其实看到上面使用双层for,相信一部分同学已经能想到《实用小算法》了~没错,我们当时说《实用小算法》就是为了解决“数据匹配问题”而生的!

/**
 * 查询所有赛亚人
 * @return
 */
public List<Superman> getAllSuperman() {
    // 用来存储最终的结果
    List<Superman> list = new ArrayList<>();

    // 源数据,需要处理
    List<Superman> data = supermanMapper.selectAll();
    // Map,用来转存List
    HashMap<Integer, Superman> hashMap = new HashMap<>();

    // 先把List转为Map,把Map作为左侧parent
    for (Superman superman : data) {
        hashMap.put(superman.getId(), superman);
    }

    // 右边child进行for循环找parent
    for (Superman child : data) {
       if(child.getPid() == 0){
           list.add(child);// 找到第一级(悟空、贝吉塔)
       } else {
           // 不是第一级,那么肯定有parent,帮它找到parent,并把它自己设置到parent里
           Superman parent = hashMap.get(child.getPid());// hash索引!找爸爸很快!
           parent.getChildren().add(child);
       }
    }

    return list;
}

示意图

优点:查询效率提高了

缺点:空间利用率降低了(List/Array可以只存元素,而Map需要额外存储key)

本次循环次数是2n,双层for循环是n2 ,非要说的话,就是典型的“空间换时间”。

最终代码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uperman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SupermanService supermanService;

    /**
     * 全量嵌套查询,数据具备树形结构
     * @return
     */
    @RequestMapping("/getAllSuperman")
    public List getAllSuperman() {
        List<Superman> list = supermanService.getAllSuperman();
        return list;
    }

    /**
     * 根据pid分步查询(实际开发最常用)
     * @param pid
     * @return
     */
    @RequestMapping("getSupermanByPid")
    public List getSupermanByPid(Integer pid) {
        List<Superman> list = supermanService.getSupermanByPid(pid);
        return list;
    }
}

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Superman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SupermanMapper supermanMapper;

    /**
     * 查询所有赛亚人
     * @return
     */
    public List<Superman> getAllSuperman() {
        // 用来存储最终的结果
        List<Superman> list = new ArrayList<>();

        // 源数据,需要处理
        List<Superman> data = supermanMapper.selectAll();
        
        // Map转List
        HashMap<Integer, Superman> hashMap = new HashMap<>();
        for (Superman superman : data) {
            hashMap.put(superman.getId(), superman);
        }
        
        // 遍历源数据
        for (Superman child : data) {
            if(child.getPid() == 0){
                list.add(child);// 找到根节点并存储
            } else {
                // 如果不是根节点,则找到上一级,并把自己设置为上一级的子节点
                Superman parent = hashMap.get(child.getPid());
                parent.getChildren().add(child);
            }
        }

        return list;
    }

    /**
     * 查询pid对应的下级内容
     * @param pid
     * @return
     */
    public List<Superman> getSupermanByPid(Integer pid) {
        Superman query = new Superman();
        query.setPid(pid);
        return supermanMapper.select(query);
    }
}

延伸思考

写到最后,你会突然发现,其实不管业务场景是下面哪种:

  • 省-市
  • 省-市-区
  • 高校-院系-专业-班级
  • 商品分类
  • ...

其实都是一样的!上面的模式其实就分为两部分:

  • 表设计层面
  • 代码层面

首先,表结构设计都是一样的,都是树形结构,变化的只是业务字段。

  • 结构字段:pid、id
  • 业务字段:city_name/school_name/category_name

其次,代码层面也不会因为前端是二级联查、三级联查还是N级联查而改变,双层for可以应付N级联查,代码都不需要改动。

到底前端是几级,和表结构无关,而和表数据有关。

二级(省-市)

id

name

pid

1

浙江省

0

2

安徽省

0

3

温州市

1

4

杭州市

1

5

合肥市

2

6

芜湖市

2

三级(省-市-县)

id

name

pid

1

浙江省

0

2

安徽省

0

3

温州市

1

4

杭州市

1

5

合肥市

2

6

芜湖市

2

7

苍南县

3

8

平阳县

3

四级(省-市-县-镇)

id

name

pid

1

浙江省

0

2

安徽省

0

3

温州市

1

4

杭州市

1

5

合肥市

2

6

芜湖市

2

7

苍南县

3

8

平阳县

3

9

钱库镇

7

10

金乡镇

7

四级(学校-院系-专业-班级)

id

name

pid

1

浙江大学

0

2

浙江工业大学

0

3

外国语学院

1

4

计算机学院

1

5

人文学院

2

6

土木工程

2

7

日语

3

8

英语

3

9

日语111班

7

10

日语112班

7

一模一样的表结构,但是前端展示出来的分别是二级、三级、四级,也就是说:结构字段决定树形结构,而业务数据决定树的深度。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smart哥,前中兴通讯、美团架构师,现某互联网公司CTO

进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对抗互联网寒冬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32656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6 | 344.反转字符串、541.反转字符串||、替换数字、151.反转字符串中的单词、右旋字符串

LeetCode 344 反转字符串 本题思路&#xff1a;反转字符串比较简单&#xff0c;定义两个指针&#xff0c;一个 i 0, 一个 j s.length-1。然后定义一个临时变量 tmp&#xff0c;进行交换 s[i] 和 s[j]。 class Solution {public void reverseString(char[] s) {int i 0;int …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源码:Java版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助力工程企业迈向数字化管理的巅峰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快速发展&#xff0c;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为了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xff0c;企业需要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转型。本文将介绍一款采用Spring CloudSpring BootMybat…

创新铸就卓越 HashData再度荣获 IT168技术卓越奖

12月20日&#xff0c;由国内专业数据库及架构技术社区 ITPUB、 IT 垂直门户IT168 联合主办的“2023 技术卓越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xff0c; 酷克数据基于云原生架构打造的HashData云数仓&#xff0c;凭借创新的技术架构、强大的性能表现、行业领先的落地规模&#xff0c;连…

在GitHub找开源项目

在 GitHub 的搜索框里&#xff1a; 使用搜索关键词可以在 GitHub 上快速的找你需要的开源项目&#xff1a; 限制搜索范围 通过 in 关键词 (大小写不敏感) 限制搜索范围&#xff1a; 公式搜索范围in:name xxx项目名包含xxxin:description xxx项目描述包含xxxin:readme xxx项目…

记录 | gdb调试的基本命令

r (run) 运行程序 b (breakpoint) 打断点&#xff0c;比如 b func(打到函数) b 5(打到第5行)(当前文件) b main.cpp:5(main.cpp的第5行) b MyClass::func() (打到类的成员函数func()、在类内可以 p this 打印、p *this、p this->name) tb (temporary breakpoint) 临时断…

算法基础之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 核心思想&#xff1a;欧拉函数: 证明 &#xff1a;容斥原理 #include<iostream>#include<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 110;int main(){int n;cin>>n;while(n--){int a;cin>>a;int res a;for(int i 2;i < a/i; i){if(a %…

使用TikTok云手机轻松拓展全球市场

TikTok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应用&#xff0c;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借助TikTok分享作品、在海外市场上获取商业机会。要想更好地借助TikTok扩大海外市场&#xff0c;使用TikTok云手机是一个好选择。本文将介绍TikTok云手机的几大作用&#xff0c;以助您更…

解决ESP8266无法退出透传问题以及获取网络时间以及天气方法

网上很多配置ESP8266的教程&#xff0c;但是遇到无法退出透传模式的情况却没有找得到答案&#xff0c;不知道是大家都没遇到还是怎么样&#xff0c;以下是我的解决方法&#xff1a;实测有效 先发送“”&#xff08;三个加号&#xff09;&#xff08;如果是在串口调试助手调试&…

保存Google Colab数据文件或目录到Google Drive云盘

一、背景 在Google Colab上使用T4 GPU完成微调训练的模型&#xff0c;保存了模型和训练状态的文件存放在Google Colab /content目录内&#xff0c;需要备份。考虑到下载到本地需要大量的流量&#xff0c;且下次继续训练还会上传&#xff0c;最后确定直接保存到Google Drive&am…

linux 上安装 minio

第一步&#xff0c;下载 wget https://dl.minio.org.cn/server/minio/release/linux-amd64/minio 第二步&#xff0c;修改权限 chmod x minio 第三步&#xff0c;设置 Path mv minio /usr/local/bin/ 第四步&#xff0c;创建 minio mkdir minio 第五步&#xff0c;启动 …

C#中var、object和dynamic的区别

在C#编程语言中&#xff0c;我们经常会遇到var、object和dynamic这三个关键字。它们都用于声明变量&#xff0c;但在使用方法和特性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者的差异。 目录 var关键字object关键字dynamic关键字总结 var关键字 var是C#语言中的隐式类型推断…

JDBC学习,从入门到入土

JDBC引入 JDBC概念&#xff1a; JDBC是使用Java语言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一套API。全称&#xff1a;&#xff08;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xff09;Java数据库连接 JDBC的本质&#xff1a; 官方定义的一套操作所有关系型数据库的规则&#xff0c;即接口。 各个数据库厂…

Windows操作系统重装【老毛桃、软碟通、硬盘装机以及装机原理介绍】

目录 一、老毛桃装机 1.1 老毛桃介绍 1.2 注意事项 1.3 操作步骤 1.3.1 老毛桃U盘制作 1.3.2 老毛桃u盘启动 1.3.3 老毛桃u盘重装系统 二、软碟通装机 2.1 软碟通介绍 2.2 主要特点及功能 2.3 操作步骤 2.3.1 用软碟通制作U盘安装盘 2.3.2 U盘启动 2.3.3 安装系统…

构建陪诊预约系统:技术实现与用户体验

在医疗服务不断创新的背景下&#xff0c;陪诊预约系统作为一种结合技术与人性化服务的应用&#xff0c;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贴心的医疗体验。让我们通过简单的示例代码&#xff0c;了解一下如何构建一个基本的陪诊预约系统。 技术栈选择 在开始构建陪诊预约系统之前&…

【数据结构和算法】子数组最大平均数 I

其他系列文章导航 Java基础合集数据结构与算法合集 设计模式合集 多线程合集 分布式合集 ES合集 文章目录 其他系列文章导航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题目描述 二、题解 2.1 滑动窗口含义 2.2 滑动窗口一般解法 2.3 方法一&#xff1a;滑动窗口 三、代码 3.1 方法一&#…

qt-C++笔记之app.processEvents()和QApplication::processEvents()的区别

qt-C笔记之app.processEvents()和QApplication::processEvents()的区别 code review! 代码1&#xff1a; QApplication app(argc, argv); app.processEvents(); 代码2: QApplication::processEvents(); 区别 代码1和代码2的区别在于代码1中使用了一个具体的QApplication对…

26--字符流与字节流

1、IO流概述 1.1 什么是IO流 Java中I/O操作主要是指使用java.io包下的内容&#xff0c;进行输入、输出操作。输入也叫做读取数据&#xff0c;输出也叫做作写出数据。我们把这种数据的传输&#xff0c;可以看做是一种数据的流动&#xff0c;按照流动的方向&#xff0c;以内存为…

力扣刷题记录(17)LeetCode:416、1049

416. 分割等和子集 可以将该问题看成是一个背包问题。背包的容量就是nums数组和的一半。我们如果能够将背包装满就意味着可以将数组分割成两个元素和相等的子集。 1.确定dp[i]的含义 索引i表示背包的容量&#xff0c;dp[i]表示当前容量能够装载的最大值 2.确定动态转移方程 …

JS - 设计模式持续学习中

通过例子持续学习JS设计模式中&#xff0c;接下来请跟随我的步伐走进我的学习笔记世界~ 什么是设计模式&#xff1f;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设计模式&#xff1f; 设计模式是可以更好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 这意味着什么&#xff1f;如果你开发的项目的功能是固定的&#xff0c;永…

算法通关村第十四关—堆结构(青铜)

堆结构 一、堆的概念和特征 堆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完全二叉树的存储顺序&#xff0c;将数据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的结构。堆有两种结构&#xff0c;一种称为大顶堆&#xff0c;一种称为小顶堆&#xff0c;如下图。 1.小顶堆&#xff1a;任意节点的值均小于等于它的左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