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聚类算法Kmeans

news2025/1/18 20:17:56

文章目录

  • 聚类
  • Kmeans
    • 时间复杂度
  • sklearn.cluster.KMeans
    • n_clusters
    • 模型评估指标
      • 轮廓系数
      • 卡林斯基-哈拉巴斯指数
    • init & random_state & n_init:初始质心
    • max_iter & tol
    • k_means函数


聚类

聚类就是按照某个特定标准(如距离准则)把一个数据集分割成不同的类或簇,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大,同时不在同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的差异性也尽可能地大即聚类后同一类的数据尽可能聚集到一起,不同类的数据尽量远离。

和分类相似,每个实例都分配给一个组,但不同的是:聚类 (Clustering)简单地说就是把相似的东西分到一组,聚类的时候,我们并不关心某一类是什么,我们需要实现的目标只是把相似的东西聚到一起。

聚类 (Clustering)通常并不需要使用训练数据进行学习,这在机器学习中被称作无监督学习 (unsupervised learning),通常只需要知道如何计算相似度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的聚类算法有不同的应用背景,有的适合于大数据集,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簇;有的算法思想简单,适用于小数据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通过将通过sklearn集成的Kmeans算法来理解Kmeans聚类算法,附sklearn上聚类算法的类和接口:

聚类算法在sklearn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类,需要实例化,训练并使用接口和属性来调用结果。另一种是函数(function),只需要输入特征矩阵和超参数,即可返回聚类的结果和各种指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means

基于划分的方法是简单、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它通过将对象划分为互斥的簇进行聚类, 每个对象属于且仅属于一个簇;划分结果旨在使簇之间的相似性低,簇内部的相似度高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简单算法,与其他聚类算法相比,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地对此类数据集进行聚类,通常只需几次迭代即可。
K-Means极易实现而且计算效率也很高。

核心:簇和质心

KMeans算法将一组N个样本的特征矩阵X划分为K个无交集的簇,直观上来看是簇是一组一组聚集在一起的数据,在一个簇中的数据就认为是同一类。簇就是聚类的结果表现。

簇中所有数据的均值 μ j μ_j μj通常被称为这个簇的“质心”(centroids)。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一簇数据点的质心的横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横坐标的均值,质心的纵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纵坐标的均值。同理可推广至高维空间。

通过计算样本点与质心的距离,与质心相近的样本点划分为同一类簇。

在KMeans算法中,簇的个数K是一个超参数,需要我们人为输入来确定。KMeans的核心任务就是根据我们设定好的K,找出K个最优的质心,并将离这些质心最近的数据分别分配到这些质心代表的簇中去。

具体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迭代停止,质心的位置会不再变化:当我们找到一个质心,在每次迭代中被分配到这个质心上的样本都是一致的,即每次新生成的簇都是一致的,所有的样本点都不会再从一个簇转移到另一个簇,质心就不会变化了。

这个过程在可以由下图来显示,我们规定,将数据分为4簇(K=4),其中白色X代表质心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数据集下多次迭代(iteration),就会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第六次迭代之后,基本上质心的位置就不再改变了,生成的簇也变得稳定。此时我们的聚类就完成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KMeans按照数据的分布,将数据聚集成了我们规定的4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的业务需求或者算法需求,对这四类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

相似度是通过样本间的距离来衡量它们的,两个样本距离越远,则相似度越低,否则相似度越高。追求“簇内差异小,簇外差异大”,差异是由样本点到其所在簇的质心的距离来衡量

对于一个簇来说,所有样本点到质心的距离之和越小,我们就认为这个簇中的样本越相似,簇内差异就越小。

计算样本点到质心距离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 x x表示簇中的一个样本点, μ μ μ表示该簇中的质心,n表示每个样本点中的特征数目,i表示组成点 x x x 的每个特征。【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距离主要采用欧几里得,余弦距离适用于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 簇内平方和(cluster Sum of Square),又叫做Inertia:簇内所有样本点到该簇质心的距离之和。
  • 整体平方和(Total Cluster Sum ofSquare),又叫做total inertia:所有簇的簇内平方和相加。
    以欧几里得距离为例:(k个簇,每个簇m个样本,每个样本n个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tal Inertia越小,代表着每个簇内样本越相似,聚类的效果就越好。因此KMeans追求的是,求解能够让Inertia最小化的质心。实际上,在质心不断变化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总体平方和是越来越小的。当整体平方和最小的时候,质心就不再发生变化了。

是属于最优化的问题:我们在一个固定的簇数K下,最小化总体平方和来求解最佳质心,并基于质心的存在去进行聚类。

时间复杂度

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实例数m,簇数k和维度n方面通常是线性的,但是,仅当数据具有聚类结构时才如此。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在最坏的情况下,复杂度会随着实例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并且K-Means通常是最快的聚类算法之一


sklearn.cluster.KMeans

class sklearn.cluster.KMeans (
n_clusters=8, 
init=’k-means++, 
n_init=10, 
max_iter=300, 
tol=0.0001,
precompute_distances=’auto’, 
verbose=0, 
random_state=None, 
copy_x=True, 
n_jobs=None, 
algorithm=’auto’)
  1. 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些重要的参数代码示例理解:

n_clusters

n_clusters是KMeans中的k,表示着我们告诉模型我们要分几类。这是KMeans当中唯一一个必填的参数,默认为8类,但通常我们的聚类结果会是一个小于8的结果。通常,在开始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n_clusters究竟是多少,因此我们要对它进行探索。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创建簇类数据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500,n_features=2,centers=4,random_state=1) 
# 500个样本,2个特征,4类的数据集,有标签的,方便与聚簇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看一下真实的分类:

color = ["red","pink","orange","gray"]
fig, ax1 = plt.subplots(1) # 参数:生成子图的数量
for i in range(4):
    ax1.scatter(X[y==i, 0], X[y==i, 1]
                ,marker='o' #点的形状
                ,s=8 #点的大小
                ,c=color[i]
                )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接下来,通过kmeans来对没有标签的上面的数据进行聚簇,看看和真实的差异:

  1. 簇为3类时: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n_clusters = 3
cluster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random_state=0, n_init=10).fit(X)
y_pred = cluster.labels_ # 查看每个点对应的标签
y_pred # 每个样本对应的标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可以一步到位,不需要fit后再查看labels_ ,直接fit_predict搞定

pre = cluster.fit_predict(X) # 学习数据X并对X进行预测
(pre != y_pred).sum() # 看看和上面是不是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数据量太多,太慢了,可以先聚类一部分数据,【有时候少部分数据就可以找到很完美的质心】迭代找到质心,再进行预测其他数据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时间:

cluster_smallsub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random_state=0, n_init=10).fit(X[:200])
y_pred_ = cluster_smallsub.predict(X)
(pre != y_pred).su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只有少量数据聚类的结果不一样。

查看质心:cluster_centers_

centroid = cluster.cluster_centers_
centro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查看总距离平方和:inertia_

inertia = cluster.inertia_
inerti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画出簇为3类的分类结果:

color = ["red","pink","orange","gray"]
fig, ax1 = plt.subplots(1)
for i in range(n_clusters):
    ax1.scatter(X[y_pred==i, 0], X[y_pred==i, 1]
           ,marker='o'
           ,s=8
           ,c=color[i]
           )
ax1.scatter(centroid[:,0],centroid[:,1]
           ,marker="x"
           ,s=15
           ,c="black")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簇为4类时:
n_clusters = 4
cluster_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random_state=0, n_init=10).fit(X)
y_pred_4= cluster_.labels_
color = ["red","pink","orange","gray"]
fig, ax1 = plt.subplots(1)
for i in range(4):
    ax1.scatter(X[y_pred_4==i, 0], X[y_pred_4==i, 1]
                ,marker='o' #点的形状
                ,s=8 #点的大小
                ,c=color[i]
                )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只能说效果真的很好。

我们并不知道参数n_clusters取什么值好,也就是分几类,根据前面理论,聚类效果越好,距离平方和Inertia越小。
但是随着n_clusters增大,Inertia是越来越小了。当n_clusters等于样本数时,也就是每个点都质心,那么距离平方和Inertia=0不能调节k,来降低Inertia的值,然后表示模型的效果变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ertia不是模型评估指标

模型评估指标

聚类模型的结果不是某种标签输出,并且聚类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其优劣由业务需求或者算法需求来决定,并且没有永远的正确答案。

轮廓系数

KMeans的目标是确保“簇内差异小,簇外差异大”,根据目标出发,评估聚类的效果是完全依赖于评价簇内的稠密程度(簇内差异小)和簇间的离散程度(簇外差异大)来的。

轮廓系数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的评价指标:

1)样本与其自身所在的簇中的其他样本的相似度a:等于样本与同一簇中所有其他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2)样本与其他簇中的样本的相似度b:等于样本与下一个最近的簇中的所有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根据聚类的要求”簇内差异小,簇外差异大“,我们希望b永远大于a,并且大得越多越好。

单个样本的轮廓系数计算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轮廓系数范围是(-1,1),其中值越接近1表示样本与自己所在的簇中的样本很相似,并且与其他簇中的样本不相似,这就是聚簇想要达到的效果。
轮廓系数就为负,表示样本点与簇外的样本更相似,与聚簇的目标背道而驰。
轮廓系数为0,表示两个簇中的样本相似度一致,两个簇本应该是一个簇。

所以轮廓系数越接近于1越好,负数则表示聚类效果非常差。

如果许多样本点具有低轮廓系数甚至负值,说明聚类是不合适的,则需要重新设定聚类的超参数K。

sklearn中,模块metrics中的类silhouette_score是用来计算轮廓系数,它返回的是一个数据集中,返回所有样本的轮廓系数的均值。silhouette_sample,它的参数与轮廓系数一致,但返回的数据集中每个样本自己的轮廓系数。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amples
silhouette_score(X,y_pred) # 簇为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可以看到分4簇时,轮廓系数是最大的,效果最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轮廓系数在每个簇的分割比较清洗时表现最好。
轮廓系数在凸型的类上表现会虚高,比如基于密度进行的聚类,或通过DBSCAN获得的聚类结果,如果使用轮廓系数来衡量,则会表现出比真实聚类效果更高的分数。

基于轮廓系数来选择n_clusters
(每个聚出来的类的轮廓系数是多少,各个类之间的轮廓系数的对比)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amples, silhouette_scor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cm as cm
import numpy as np
for n_clusters in [2,3,4,5,6,7]:
    n_clusters = n_clusters
    fig, (ax1, ax2) = plt.subplots(1, 2)
    fig.set_size_inches(18, 7)
    ax1.set_xlim([-0.1, 1])
    ax1.set_ylim([0, X.shape[0] + (n_clusters + 1) * 10])
    clusterer = KMeans(n_clusters=n_clusters, random_state=10).fit(X)
    cluster_labels = clusterer.labels_
    silhouette_avg = silhouette_score(X, cluster_labels)
    print("For n_clusters =", n_clusters,
          "The average silhouette_score is :", silhouette_avg)
    sample_silhouette_values = silhouette_samples(X, cluster_labels)
    y_lower = 10
    for i in range(n_clusters):
        ith_cluster_silhouette_values = sample_silhouette_values[cluster_labels == i]
        ith_cluster_silhouette_values.sort()
        size_cluster_i = ith_cluster_silhouette_values.shape[0]
        y_upper = y_lower + size_cluster_i
        color = cm.nipy_spectral(float(i)/n_clusters)
        ax1.fill_betweenx(np.arange(y_lower, y_upper)
                         ,ith_cluster_silhouette_values
                         ,facecolor=color
                         ,alpha=0.7
                         )
        ax1.text(-0.05
                 , y_lower + 0.5 * size_cluster_i
                 , str(i))
        y_lower = y_upper + 10
    ax1.set_title("The silhouette plot for the various clusters.")
    ax1.set_xlabel("The silhouette coefficient values")
    ax1.set_ylabel("Cluster label")
    ax1.axvline(x=silhouette_avg, color="red", linestyle="--")
    ax1.set_yticks([])
    ax1.set_xticks([-0.1, 0, 0.2, 0.4, 0.6, 0.8, 1])
    colors = cm.nipy_spectral(cluster_labels.astype(float) / n_clusters)
    ax2.scatter(X[:, 0], X[:, 1]
               ,marker='o'
               ,s=8
               ,c=colors
               )
    centers = clusterer.cluster_centers_
    # Draw white circles at cluster centers
    ax2.scatter(centers[:, 0], centers[:, 1], marker='x',
                c="red", alpha=1, s=200)
    
    ax2.set_title("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clustered data.")
    ax2.set_xlabel("Feature space for the 1st feature")
    ax2.set_ylabel("Feature space for the 2nd feature")
    plt.suptitle(("Silhouette analysis for KMeans clustering on sample data "
                  "with n_clusters = %d" % n_clusters),
                 fontsize=14, fontweight='bold')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轮廓系数较高,且每一簇都有贡献的只有n_clusters =2n_clusters =4,具体选那个根据业务而定。
【图1的纵坐标是样本,每一簇样本的轮廓系数是从小到大排过序的,中间的红色虚线是平均的轮廓系数】

卡林斯基-哈拉巴斯指数

卡林斯基-哈拉巴斯指数(Calinski-Harabaz Index,简称CHI,也被称为方差比标准),Calinski-Harabaz指数越高越好。对于有k个簇的聚类而言,Calinski-Harabaz指数s(k)写作如下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为数据集中的样本量,k为簇的个数(即类别的个数), B k B_k Bk 是组间离散矩阵,即不同簇之间的协方差矩阵, W k W_k Wk是簇内离散矩阵,即一个簇内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而 T r Tr Tr表示矩阵的迹。

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越高,协方差矩阵的迹就会越大。 簇内离散程度小,簇外离散程度大,对应 T r ( W k ) Tr(W_k) Tr(Wk)小, T r ( B k ) Tr(B _k) Tr(Bk)大,即Calinski-Harabaz指数s(k)越高越好。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alinski_harabasz_score #Calinski-Harabaz指数

calinski_harabasz_score(X, y_pred)

calinski-Harabaz指数没有界,在凸型的数据上的聚类也会表现虚高。但是比起轮廓系数,它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计算非常快速

init & random_state & n_init:初始质心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K-means一定会收敛,但Inertia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
是否能够收敛到真正的最小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心的初始化
init就是用来帮助我们决定初始化方式的参数。

初始质心放置的位置不同,聚类的结果很可能也会不一样,一个好的质心选择可以让K-Means避免更多的计算,让算法收敛稳定且更快。

一个random_state对应一个质心随机初始化的随机数种子。如果不指定随机数种子,则sklearn中的K-means并不会只选择一个随机模式扔出结果,而会在每个随机数种子下运行多次,并使用结果最好的一个随机数种子来作为初始质心。

我们可以使用参数n_init来选择,每个随机数种子下运行的次数。这个参数不常用到,一般10次,默认是’auto’,如果我们希望运行的结果更加精确,那我们可以增加这个参数n_init的值来增加每个随机数种子下运行的次数。

  • init:可输入"k-means++“,“random"或者一个n维数组。这是初始化质心的方法,默认"k-means++”。输入"kmeans++”:一种为K均值聚类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聪明的办法,以加速收敛。如果输入了n维数组,数组的形状应该是(n_clusters,n_features)并给出初始质心。
  • random_state:控制每次质心随机初始化的随机数种子
  • n_init:整数,默认auto,使用不同的质心随机初始化的种子来运行k-means算法的次数。最终结果会是基于Inertia来计算的n_init次连续运行后的最佳输出

n_init will change from 10 to ‘auto’ in 1.4

初始质心选得好的话,模型会收敛得更快,迭代次数会更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x_iter & tol

当质心不再移动,Kmeans算法就会停下来。但在完全收敛之前,我们也可以使用max_iter(最大迭代次数)或者tol(两次迭代间Inertia下降的量),这两个参数来让迭代提前停下来。

当我们的n_clusters选择不符合数据的自然分布,或者我们为了业务需求,必须要填入与数据的自然
分布不合的n_clusters,提前让迭代停下来反而能够提升模型的表现。

  • max_iter:整数,默认300,单次运行的k-means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
  • tol:浮点数,默认1e-4,两次迭代间Inertia下降的量,如果两次迭代之间Inertia下降的值小于tol所设定的值,迭代就会停下

k_means函数

sklearn.cluster.k_means (X, 
n_clusters,
 sample_weight=None, 
 init=’k-means++,
 precompute_distances=’auto’,
 n_init=10, 
 max_iter=300, 
 verbose=False, 
 tol=0.0001, 
 random_state=None, 
 copy_x=True, 
 n_jobs=None,
 algorithm=’auto’, 
 return_n_iter=False)

和类得参数基本相同,不过函数调用直接返回结果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_means
k_means(X, 4, return_n_iter=True) # 1.array数组-质心 2.标签值 3. Inertia 4.最佳迭代次数

返回值包括:1.array数组-质心 2.标签值 3. Inertia 4.最佳迭代次数【return_n_iter=True时返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10739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PhotoShop批量压缩图片

打开photoshop,在顶部的菜单栏选择文件》脚本》图像处理器。 选择合适的参数,运行即可。

【Linux】:权限

朋友们、伙计们,我们又见面了,本期来给大家解读一下有关Linux的基础知识点,如果看完之后对你有一定的启发,那么请留下你的三连,祝大家心想事成! C 语 言 专 栏: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 数…

【excel】列转行

列转行 工作中有一些数据是列表,现在需要转行 选表格内容:在excel表格中选中表格数据区域。点击复制:在选中表格区域处右击点击复制。点击选择性粘贴:在表格中鼠标右击点击选择性粘贴。勾选转置:在选择性粘勾选转置选…

OSI网络分层模型

OSI英文全文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翻译成中文就是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 OSI模型分成了七层,部分层次与 TCP/IP 很像,从下到上分别是: 第一层:物理层,网络的物理形式&…

通讯协议学习之路:IIC协议理论

通讯协议之路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面讲解各类协议的通讯原理以及通讯格式,第二部分从具体运用上讲解各类通讯协议的具体应用方法。 后续文章会同时发表在个人博客(jason1016.club)、CSDN;视频会发布在bilibili(UID:399951374) 序&…

PyCharm运行python测试,报错“没有发现测试”/“空套件”

问题描述:没有发现测试/空套件 当时没截图,可惜了! 解决办法 把python测试文件的文件名改为非test开头的! (虽然pytest的官方说要以test开头,但是他这样会有错误,就很…

节流防抖

节流:wait时间内只能执行一次func 防抖:触发后延迟wait秒调用func 代码对比:(建议自己手敲一遍,不要养成直接cv的坏习惯) 节流: 其中的apply函数是 apply() 是 JavaScript 函数的一个方法…

Python 编程基础 | 第六章-包与模块管理 | 1、包与模块简介

一、模块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文件代码越来越长,维护越来越不容易。可以把很多不同的功能编写成函数,放到不同的文件里,方便管理和调用。在Python中,一个.py文件就称之为一个模块(Module)。 1、简…

Acwing 3306.装珠饰(十一届蓝桥java/py组J题)

分析: 6件装备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加的效果是看总的装备数目 分组背包的一个特点:每一个组里面只能取出一个物品,这里是把抽象成不同的方案数(有点多重背包的二进制处理方法的感觉。) 代码实现&#xff1…

vue-cli脚手架创建项目时报错Error: command failed: npm install --loglevel error

项目背景 环境:vue-cli 5.x 在工程文件中,后端模块wms已经创建完成,现在想新建一个名为vue-web的前端模块 执行命令vue create vue-web时, 报错Error: command failed: npm install --loglevel error 问题分析及解决 排查过程…

2023各版本JDK下载链接

Java Archive | Oracle Java Archive | Oracle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downloads/archive/

音乐播放器蜂鸣器AX301开发板verilog,视频/代码

名称:音乐播放器蜂鸣器播放音乐按键切歌 软件:Quartus 语言:Verilog 代码功能: 设计一个音乐播放器,使用板子上的蜂鸣器播放歌曲,可以播放三首歌(歌曲任选),通过按键控…

ESP RainMaker 客户案例 #2|PitPat

PitPat 是美国领先的健身品牌,致力于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改变人们的锻炼习惯,增强健康。该品牌通过智能设备和相关的移动应用程序为从事家庭锻炼的个人提供虚拟跑步体验。目前,PitPat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发了Superun,Dee…

JMM-多线程先行发生原则happens-before

5.6 JMM规范下多线程先行发生原则之happens-before 在JVM中,如果一个操作执行的结果需要对另一个操作可见或者代码重排序,那么这两个操作之间 必须存在happens-before(先行发生)原则,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5.6.2 先行并…

9章【同余】

蒙特卡罗算法【和一个模型联系起来】 舍伍德算法【】 拉斯维加斯算法【最不靠谱,思路:把该算法和固有算法相结合】 随机数 学习目标: 利用数据序列的随机性和概率 分布等点,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或提高 已有算法的效率。 随机性…

swagger报错Illegal DefaultValue null for parameter type integer

文章目录 报错:作者说这只是一个警告并不是个错误,并且有点烦躁的说已经是提的1000个issues了解决给Integer类型或者long类型的example设置值,不设置也不行(不建议)有时候参数很多,很麻烦.或者不用处理方法一:修改AbstractSerializableParameter类的日志级别为Error方法二:修改…

【数据结构】线性表(二)单链表及其基本操作(创建、插入、删除、修改、遍历打印)

目录 前文、线性表的定义及其基本操作(顺序表插入、删除、查找、修改) 四、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 1. 单链表(C语言) a. 链表节点结构 b. 创建新节点 c. 在链表末尾插入新节点 d. 删除指定节点 e. 修改指定节点的数据 f. …

循环日程安排问题(分治法)

函数接口定义&#xff1a; void Plan(int a[][N],int k);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xff1a; #include #include <math.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100 void Plan(int a[][N],int k); int main() { int i,j,a[N][N],k,size; cin>>k; sizepow(2,k)…

“滑动窗口”算法专项训练

目录 题目链接&#xff1a;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xff1a;滑动窗口(利用单调性&#xff0c;使用"同向双指针来优化) 细节处理 画图解析 代码 题目链接&#xff1a;最大连续1的个数 III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xff1a;滑动窗口(同向双指针) 细节…

面对纷繁复杂的低代码和无代码产品,开发者该如何选择?

凭借着革命性的生产力优势&#xff0c;低代码技术火爆了整个IT圈。面对纷繁复杂的低代码和无代码产品&#xff0c;开发者该如何选择&#xff1f; 在研究低代码平台的年数上&#xff0c;本人已有3年&#xff0c;也算是个低代码资深用户了&#xff0c;很多企业面临低代码选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