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继承中,我们子类对象调用的一个方法,默认是就近原则,找的顺序是什么?
在经典类中,是深度优先;
在新式类中,是广度优先;
Python2.7是经典类和新式类共存,新式类要继承object类。
Python3 只有新式类,默认继承object类。
经典类和新式类还有一个区别,mro方法只有在新式类中存在。
例1:
class A:
pass
# def func(self):
# print('A')
class B:
pass
# def func(self):
# print('B')
class C:
def func(self):
print('C')
class D(A, B, C):
pass
# def func(self):
# print('D')
d = D()
d.func()
2、钻石继承:
class A:
def func(self): print('A')
class B(A):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B')
class C(A):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C')
class D(B, C):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D')
d = D()
d.func()
说明:先找D,然后再找B,再找C,最后找A。
Python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Python类的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当类是新式类的时候,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的方法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更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进的方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当前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3、广度优先算法:
4、小乌龟问题:
class F:
def func(self): print('F')
class A(F):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A')
class E(F):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E')
class B(A):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B')
class C(E):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C')
class D(B, C):
pass
# def func(self): print('D')
d = D()
d.func()
说明:是按顺序从B/A/C/E的顺序进行注释,验证小乌龟图的继承关系。
print(D.mro())
说明:某个类的mro()方法和__mro__属性,可以查看到类的继承顺序关系。
5、继承原理:
Python到底是如何实现继承的,对于你定义的一个类, Python会计算出一个方法解析顺序(mro)列表,这个mro列表就是一个简单的所有的基类的线性顺序列表。
为了实现继承,Python会在MRO列表上从左到右开始查找基类,直到找到第一个匹配这个属性为止。
而这个MRO列表的构造是通过一个C3线性化算法实现的,它实际上就是合并所有父类的MRO列表并遵循如下三条准则。
1)子类会先于父类被检查;
2)多个父类会根据它们在列表中的顺序被检查;
3)如果对下一个类存在两个合法的选择,选择第一个父类。
6、总结:
继承的作用:
1)减少代码的重用;
2)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3)规范编程模式;
几个名词:
1)抽象:抽象即抽取类似或者比较像的部分,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继承:子类继承了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3)派生:子类在父类属性和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属性和方法;
钻石继承:
1)新式类:广度优先;
2)经典类:深度优先;
6、super的继承:
class A:
def func(self): print('A')
class B(A):
def func(self):
super().func() # 这个地方的super是C,不是父类,是整个结构的下一个节点
print('B')
class C(A):
def func(self):
super().func() # 这个地方的super是A
print('C')
class D(B, C):
def func(self):
super().func()
print('D')
d = D()
d.func()
super的本质,不是直接找父类,而是根据调用者的节点位置的广度优先顺序来的。
super的本质是不是应该是根据列表的从右到左的顺序执行的。